近日,《湖南日报》发表“热点话题谈心录”文章《让生产生活更便捷——我省如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从定好“盘子”,落准“棋子”,走对“路子”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湖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与谋划。
湖南在去年6月颁布了《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围绕“提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新目标,吹响了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号角。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契合传统民本思想,更是契合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民生观,即民生观2.0。
古语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传统的民生观里,无不体现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也体现着“察疾苦,丰衣足食”在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地位,但这种思想也仅仅体现在“解决温饱”的表达上。这是传统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所致。随着现代社会的长足发展,现在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将不仅仅满足于让人们“吃得饱、穿的暖、住得好”上,更是要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味和幸福指数上下足功夫。具体到湖南来说,将统筹做好十大产业,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消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现代金融、研发设计、商贸商务、节能环保服务和健康服务与养老产业,以这十颗“棋子”来服务和升级民生2.0,赢得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和制高点。
当然,不管是传统民生观,还是民生观2.0,他们都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最终都落在了“民”上。经济新常态下的民生,不只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是让人民群众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有、各项权益得到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时,必须始终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从宏观上看,湖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17年,实现服务业发展加速提质,增加值迈向1.5万亿元新台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左右的发展目标”。这是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坚实保障。而从微观上看,发展包括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以及公共服务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将最直接地让人们感受到民生2.0所蕴含的幸福感。
正如“热点话题谈心录”的文章所说,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是要让服务业更好地惠及百姓、走进百姓、服务百姓。我们相信,只要真正把《计划》落到实处,久久为功,我省的现代服务业必将迎来新的跨越发展,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将会越来越便捷舒适,幸福指数将步步高升。
文/白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白杨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