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担热水”折射的相敬如宾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夏熊飞 2015-04-09 17:20:11
时刻新闻
—分享—

  三十年前的一个中国故事,仍然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三十年前,年轻的江苏如东县长徐守盛,夜半时分为客商挑的三担洗澡热水,让这位商界的风云骄子刻骨铭心。像复旦学子寻找廖厂长一样,时过境迁,吴老来到湖南,拜会当时的主人公,现在的省委书记,一定感慨良多。
  
  当然必须为当时的年轻县长谦恭的态度、务实的精神点赞,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人们还对商人谈虎色变的历史时期,年轻的县长,用开放的眼光,犁开了封闭观念的冻土;以责任意识,校准了权力观念;以真诚服务,彰显了政府的价值内核;以恪尽职守,打造了政治伦理的底色。
  
  徐守盛是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从“泥巴沾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衫”的村支书,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一县之长,徐守盛为民服务的情怀没有变,挑担子的硬肩膀没有变。那晃悠悠的滚荡热水,照出了徐守盛的发展观、服务观,这是完全符合我们党的宗旨的。
  
  这不禁使人想起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真诚地对待台商、港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为前来投资者创造了一片神奇的投资热土。也使人想起了王儒林同志受命于山西塌方式腐败的关键时刻,第二天就参加晋商大会,他引经据典,谈晋商从春秋时代起贯穿到清代汇通天下的历史功劳,他振臂呼吁解决山西的困难,要发挥晋商敢于创新、勇为人先的精神。
  
  媒体报道徐守盛的“三担热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必须看到,中国的儒家伦理一直是重农抑商的,直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商人才有了自己的“大路”。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充分释放了生产力的潜能,肯定了商品经济的路径,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经商者,“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让改革释放了滚滚的红利。中国改革开放的军功章上,镌刻着商业工作者的功绩。
  
  毋庸讳言,商人中也有不良者,违法者。他们看中权力的潜力股,与官员握手言欢、交杯换盏,搞利益输送的不乏其人。中纪委18大以来公布的99只老虎,虎背、虎须、虎爪上都散发官商勾结的铜臭味,这个教训是深刻的。但不能有了这样的案例,就因噎废食,就把商人视为洪水猛兽。当今一些干部,从发出“为官不易”的叹息,再到顽固地坚持“为官不为”,为了避嫌,连商人的电话也不接,更不用说为他们办事了,让一些商人遭遇了发展上的风霜,一些地方的投资环境,埋伏着深刻的危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大道至简,有权必须履职。与商人打交道,是政府部门必须做的功课,如果逃避,就是失职渎职。这种为官不易和为官不为的心理和行为,是一种逃避,暴露的还是一种私心。这是一种“身份迷失”,是宗旨和情怀的迷失,是责任和担当的迷失。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发展,心中有人民,做事才会有底气,与人交往才会有原则。这种底气和原则,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坚定的担当,而不是畏缩地躲开。只有把自己的心放亮堂,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才会破除与商人打交道中的任性。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换要有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因此,三十年前的“三担热水”,折射的是官员与商人的相敬如宾,折射的是一个共产党领导干部坦坦荡荡的情怀。在当前湖南落实“四个全面”的历史征程中,必须以我们的真诚和服务,以照亮他人的“燃灯者”的形象,让湖南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同时,必须对“放任成了自由落体,履职成了大撒把”的现象大声说不,必须对裹足不前的“三寸金莲”大声说不,以我们共产党人的胸怀和责任感,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这既是三湘大地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清单,又是必须要完成的责任清单。
  
  文/龚鹏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4/09/36476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