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我省召开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责任追究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抵制和反对信奉好人主义、庸俗处世哲学的现象,立足抓早抓小、查早查小,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苗头性问题演变成严重性问题、一个人的问题演变成一群人的问题。(4月2日《湖南日报》)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纵观近几年各地查处的案子,确实如此。不少落马干部在被查处后,经常发出“要是早点有人和我打个招呼、提个醒,我也不至于走到这步田地”的感叹。因此,要想搞好湖南的党风廉政建设就一定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防止小错酿大祸,这既是主观上对党员干部的爱惜和保护,也是客观上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
抓早抓小一定要克服“好人主义”,防止“和稀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强调,廉政建设“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痛遗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担心“小题大做”会被人笑话,抓早抓小会得罪人、丢选票,因此,对身边出现小问题、小毛病、小苗头,往往只是不痛不痒的说几句,乐于当老好人“和稀泥”,不敢同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旗帜鲜明的作斗争。这样做是十分不好的,须知严是爱、宽是害。只有认真克服爱当“老好人”的毛病,不再“和稀泥”,抓早抓小才能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抓早抓小一定要做到“见微知著”,学会“早拉袖子”。记得《韩非子·喻老》中有一个“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个扁鹊很有本领,一见蔡桓公就知道他的病在哪里,我们的领导干部、纪检干部也应该有这个本领,要学会“火眼金睛”,做到“见微知著”、“一叶见秋”,能从“小人物”的小问题、小毛病中发现腐败苗头,早发现、早提醒、早拉袖子,早纠正、早查处,救死扶伤,从而防止小错酿大祸。只有做到“见微知著”,切实抓早抓小,才能把老百姓感受最深、面积最广、受害最重的基层小腐败、小违纪、小违规抓好抓牢,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抓早抓小一定要筑牢“制度笼子”,做到“零容忍”。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抓早抓小”在湖南切实落实到位,首先要从建章立制开始,筑好“制度笼子”。抓早抓小,一是要加强社会监督机制,主动敞开大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鼓励他们“找茬”、“挑刺”,做到防微杜渐。二是要强化随机性的明察暗访,通过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部位、腐败问题的易发多发领域、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巡视巡察,对其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三是要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金钱观,帮助他们筑牢心中的廉洁防线,防早防小。四是要严格查处惩办机制,要将一些“钱不多”、“官不大”的小案查细查实,彻底打消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者的侥幸心理,形成高压态势。
党风廉政建设贵在抓早抓小,抓早抓小贵在贯彻落实。我们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深入贯彻落实徐守盛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做到早拉袖子,筑牢制度笼子,将“抓早抓小”具体化、制度化、严格化,努力使抓早抓小在湖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使湖南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海波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