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今日,湖南召开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2015年,湖南将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实现全省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增长100%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增长100%以上。(3月18日红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过去的一年,无论是从大数据应用的扩宽,还是从新媒体工具的更新速度来看,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都已具备了无远弗届的能力。然而,风起云涌之时最忌纸上谈兵,“互联网+”这个高度概念化的时髦工具,要经过最具工匠精神的摸索与创新、最贴合实际的应用探索才能在经济生活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以媒体产业为例,要实现“传统优势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带动内容产业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决策者学习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技术、更迭不断的媒体语言,更需要决策者持之以恒地维系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职业态度。换句话说,“互联网+”不是鼓励媒体人在追求新奇营销策略的道路上一路绝尘,而是给新时代的媒体人在内容制作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契机,这些思维爆炸的节点不管是基于传播形式的,还是基于制作素材的,都给了媒体决策者以更为宽宏的时代要求,这显然不是靠一味追逐时髦的浮躁心态可以驾驭的。
见叶知秋,媒体人在新时代所需的行业敬畏心,对于其他行业同样成立。加工业可以以互联网工具改造营销渠道,打造全新的市场竞争点,但如果加工商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其同样不能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立足。如为人津津乐道的手机生产商小米,若其手机本身不具备硬实力、动辄引起用户的投诉,相信再前卫的情感营销也抵挡不了坏口碑带来的市场倒戈。同理,餐饮业也可借助互联网扩大营销思路,但若其自身不能符合质量卫生标准、不能满足顾客对新鲜口味的要求,哪怕再划算的团购、再方便的服务都不能给它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
归根结底,“互联网+”是一个人人皆可得而用之的工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对于每一个市场个体都是平等的。当这个工具的应用在市场中成熟了之后,真正考验产品、服务竞争力的,还是其自身的硬实力。创新2.0时代,要求每个市场个体都以日新月异的状态与勇气应对挑战,但也不可沉浸于概念营销之中无法自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唯有自我勉力的同时保持清醒,才能真正建立起能打仗、打胜仗的“移动互联网湘军”。
文/宋祖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宋祖礼
编辑:宋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