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申景区“禁会令”折射了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沈忠泰 编辑:司马清 2015-01-26 11:14:3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严禁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到《通知》中规定的21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并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会议一律在本行政区域召开,严禁以开会的名义组织公款旅游等。
  
  开会不是请客吃饭,因而对绝大多数会议来说,放到景区去开实在没有必要,之所以形成了这种风气,无非是想借会议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对此,国家早在1998年便出台了禁止到景区开会的“禁会令”,之所以此次又出台新的禁令,对相关纪律进行重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的禁令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一些单位违规到景区开会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在当前反腐的大形势下,一些单位为掩人耳目而巧立名目,以组织工会活动、“走红军路”等名目作为掩饰,照样行公款旅游之实。如果依旧执纪不严,新的禁令又难免沦为空转的命运。
  
  以会之名到景区公款旅游也属于“四风”的表现之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此风不除,作风建设的效果便大打折扣。从当前比较常见的情况来看,如果某个单位要组织人员外出公款旅游,向同级纪委请示,纪委一般都会同意,最多就是要求该单位做个活动方案以备检查,如此一来似乎就符合规定了。由此可见,“禁会令”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首先是对禁令的执行不严格,其次是人们内心对禁令缺乏内心的价值认同。因而要使禁令落地生根,就要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有的放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着力点在于严格,否则再好的制度、再严的禁令都会落空。首先,要严把源头审批关,主管部门要从严审核会议的内容、议程、所需的时间等,防止出现“会期三天,而实际开会只有半天”的情况;其次,要加强监管,景区接待人员要认真查看相关部门批准开会的手续是否齐全,推行在每个景区确定内部信息员,发现违规开会行为的及时上报。再次,要从严查处问责,对违纪行为,要从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损失赔偿两方面进行责任追究,树立让人们引以为戒的典型。只有通过强力查处违规行为,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逐渐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才能让禁令生威。
  
  严格执纪是基础,而最终的目的是要让禁令被人们内心认同。从已查处的相关案例来看,一些公职人员事先也知道借开会之名行旅游之实的行为是违规的,只不过存在侥幸心理。这就说明,执纪不严和相关价值理念的缺失,使得禁令在干部心目中缺乏内心认同,因而难以养成主动遵守的自觉。习近平强调“制度治党”,也强调“思想建党”,后者意义更为重要。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都明白,“一丝一粟,皆民脂民膏,岂能任意妄为”,通过补足精神钙质,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清廉的氛围,才能让禁令深入人心,把遵守禁令化为自觉行动,才能有效克服占公家便宜的侥幸心理,各种不正之风才会达到标本兼治。
  
  文/沈忠泰

来源:红网

作者:沈忠泰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1/26/35868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