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平江县前县委书记田自力辞职后的一封公开信,日前在网上被广泛传阅。田自力辞职事关一座可能将落户平江的火电厂。因为担心环境污染,项目遭遇本土官员及民众反对。自去年5月初至今的18个月内,项目经历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历经一次较大规模的签名反对活动及一次群体性游行事件。群体性游行事件后,项目前期工作停止,县委书记田自力辞职。但田自力仍寄语平江,希望接纳这一项目。(11月24日《新京报》)
这一则新闻报道,最基本的逻辑思路似乎是想为我们呈现这位“辞职书记”与“平江火电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辞职书记”亦成为了一条“明线”贯穿了整个新闻叙事,为“平江火电事件”增添了某些“情节冲突”。自然而然,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无形之中会将注意力集中当地一些群众“上街游行,反对项目落户”的原因,即“担心华电火电厂落户平江后,出现偷排事件,污染美好环境”层面。而且其中对一些匿名的当地官员干部的采访,过于突出项目争议中的矛盾焦点。
或许这是报道本身不够理想之处,而如此一来的结局,必然是深化对立双方内在矛盾,甚至是激化社会舆论。这显然无助于将“平江火电事件”回归至理性的舆论场上来,反对者仍在为反对而反对,支持者声音仍无法抵达那部分抵制者耳中。若舆论场上,四处弥漫着一味非理性地“反火电项目”、“不顾社会发展”的负面情绪,缺乏一份公共理性,那么问题严重性远非火电项目“三起三落”、群体游行导致“至今停摆”、书记辞职等等如此简单。
因此,无论媒体还是平江民众,都应向解决问题的本源出发,避免纠缠过去那些本不理性并引发不愉快的枝节。对于“平江火电事件”,我们一方面要找准事件中的权威部门与主要负责领导,向公众表明矛盾根源所在,还原事件中真正的冲突真相。另一方面更要在找出问题根源之后,求证权威部门与专家,通过权威专业的声音纾民意之困。诸如火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以及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平江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等,这些才是事件背后值得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去关注与反思的真问题。
在这一层语境下,我们再来理解平江前县委书记田自力辞职之举及其后公开发表的《寄语平江,祝福平江》一文,或许就会感同身受体会到这位“辞职书记”背后难以言说的苦衷。至少,我愿意相信“辞职书记”回复记者的这一句话——“我对平江的寄语与祝福,源于我对平江及父老乡亲的热爱。希望引起一些思考,对平江未来发展有所帮助”。他说的“希望引起一些思考”,何尝不是期待各界反思而理性还原“平江火电事件”?他的真正担当,何尝不是脚踏实地促成项目落成而造福平江?或许唯有如此,辞职的书记与回归的火电才是这一风波的最好注解。
文/宋亿
来源:红网
作者:宋亿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