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前官员案前牍,如今百姓家中书

来源:红网 作者:丁艺 编辑:司马清 2014-09-29 16:25:11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6日,《长沙县通史》正式出版发行,并举行首发座谈会。据悉,《长沙县通史》是由地方党委政府主持编纂的全国首部县级通史。
  
  历史如镜,而长沙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3000多年。《长沙县通史》自2012年3月启动编纂工作以来,以湖南省社科院和长沙县委、县政府为主体的长沙县通史编纂委员会在系统收集、挖掘、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精心编纂、数易其稿,最终形成100万字定稿。全书分三卷22章,按照时代脉络,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录了长沙县从远古到2013年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全书采用通史体例,史论结合,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诸多方面系统梳理了长沙县的发展变迁史。
  
  县志为地方志的一种,在我国县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初期,形成于公元前220年前的《禹贡》是地方志的鼻祖,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志从最初的只记地理、物产、风俗,到宋朝增加了历史、人物、艺文再到清朝逐步完善成为“一方之全史”,形成了一套县志理论体系。
  
  从最开始只是记载“一方之地理”到后来为“一方之百科全书”县志的功能作用也在不断充实,县志主要的三大功能为“存史、资治、教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资政跟存史。在古代,县志作为重要的政治历史参考文献,帮助当政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并以此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而也就是因为其资政的特殊功能,县志一般被收藏在官府大院里,由专人负责编攥、看管,并不对外发行出售,所以除了官员外能看到县志的人着实不多。县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读物”。但时至今日,随着时代的发展,县志的功能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县志作为记载地方传统历史、民俗、地理等的百科全书,它对地方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大的意义。地方性的历史文化传承起来往往要比国史、世界史更难,因为国史、世界史尚且可通过全民性的历史教科书广泛传播,可是各个地方的传统的地域文化却只能在一代又一代地口口相传中支零破碎。而各地县志则是对各地地方文化最为详实也是最为系统的记载。如何让县志在地方文化传播发展中发挥其作用,关键还是在于打通老百姓阅读县志的渠道。
  
  到了现代,县志阅读的渠道进一步打开,人们能够在档案馆或当地政府的图书馆查阅县志,虽然普通民众此时已经可以一睹县志真容,但因为有借阅手续和其他程序的影响,县志依然没能走进寻常百姓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通过数据库联网,人们才开始能在一些政府网站上找到部分县志的身影。
  
  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们离县志的距离越来越近,但它在大多数老百姓眼里,还是处于遥不可及的状态,而县志作为整个地方的家族史所记载的内容历史又和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县志渐渐地成了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典籍。
  
  而此次由长沙县地方党委政府主持编纂的《长沙县通史》出版发行,就是要把往常“束之高阁”、高高在上的县志请下来,请到普通民众的眼前心上。通过市场这条途径让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书柜里,让长沙县好的地方历史、文化、有趣的风土人情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传承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阅读县志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
  
  一本《长沙县通史》完成了两千年来县志从前为官员案前牍到如今百姓为家中书的朴素转型。这对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传播,凝聚当地民心共识、加强不同地方文化间的交流都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文/丁艺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论道湖南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论道湖南官方微信!)

来源:红网

作者:丁艺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9/29/34815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