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理为官不为要从“小”事抓起

来源:红网 作者:沈忠泰 编辑:程赛 2014-09-26 11:17:2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严肃查办了一批“为官不为”的典型案件,对督查中发现的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共问责处理副科级以上干部57名。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地方政府在公务人员履职作为问题上从严从细较真碰硬上一次有力的实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维护党的形象、整顿干部作风上的坚定决心。
  
  细观本次郴州市通报查处的案例,绝大部分公职人员为官不为都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上,比如:绿化带苗木被山羊啃吃、办理年度立功及嘉奖等光荣册工作没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对非法采砂场监管整治不到位、对违法建房监管不力等等。也许这样一些小事在一些人看来实在很平常,见怪不怪,没必要过分认真追究。让人悲哀的是,长期以来,这种荒谬的认知在当前已是不少公职人员的日常行为意识,不光郴州,放眼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公职人员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失职渎职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是程度有轻有重而已。君不见,一些单位人员上班纪律松驰,签完到就算上了班,群众办事找不到人;更多的是工作人员庸庸碌碌,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为,不思长进,不想事不主动揽事更不成事,根本体现不出国家公职岗位对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群众对公职人员上班“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玩玩网游聊聊天”的印象还没有多大转变。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更多的普通群众来说,他们能够直接感受最深的,就是最基层的父母官们对他们的态度好不好,工作是不是有责任心,能否把他们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能否带领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的各项政策都要靠基层的工作人员去落实,他们与群众打交道更密切而且是全方位的,他们的为官不为是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生分的直接原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为官不为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在基层,治理的重点也应该在基层。
  
  党员干部的作风联着党风、政风,影响着民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干部与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公务人员履职尽责应该是一种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应该是一种发自人内心的“强制”驱动行为,而不能听凭有的人的天生自觉、有的人不自觉而听之任之,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上不能不讲原则。那些自以为不干事就是守规矩、不出事的领导干部,殊不知不作为与乱作为一样,群众心里都是对他们极度厌恶憎恨,这样人浮于事的工作人员存在越多,对党的事业越有害,最近不少地方安生生产事故频发就印证了这一点。
  
  为官本不易。解决为官不为一定要从“小”事抓起,打出严密的综合拳,让为官不为者不能轻松为“官”。一是要细化规定。进一步出台相关意见,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为官不为的范畴,给为官者醒脑。二是要强化督查,严肃追责。严格执纪才能让禁令生威,要采取经常性的明察暗访、电视问政、开通投诉举报热线等方式,让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行为及时暴露出来,并受到查处,才能有效遏制多发现象。三是要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为官避事平生耻”,要使领导干部都懂得:为了做事才当官,而不是为了当官才做事,更不能为了保官不做事。要在全社会营造激浊扬清、优胜劣汰的良好的用人环境,真正让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人有位,让“太平官”、群众不满意的官没有市场。
  
  文/沈忠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沈忠泰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9/26/34779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