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给农民评“职称”寓意深远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程赛 2014-08-21 16:29:16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后,‘谁来种地’将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8月20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透露:2014年至2020年,湖南每年将选送或安排54300名不同层次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将由农业部门颁发相应高、中、低资质认定证书。杰出职业农民代表还将派往国内外取经学习。(8月21日《潇湘晨报》)
  
  给农民评职称,这是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我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喊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口号,但现实离这个要求还相距很远。当然,土地分散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土地的集约承包经营,大宗农产品参与市场流通和竞争,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走向社会化、现代化。这个时候,迫切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专业农民。湖南为农民评职称的做法,无疑是一条有效提高农民文化和科技能力的途径,保障新兴产业对农科技术的需求,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收中的贡献份额,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村经济腾飞、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将会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湖南每年选送300名以上杰出职业农民代表到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学习取经;每年选送4000名以上青壮年职业农民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每年安排5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让这些人他优先享受新技术的培训,既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优先接受新品种、新工艺的实验示范;既体现了政府对他们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认可,又体现了政府对农民人才的重视和关心。让他们看到了学科学、用技术、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光明前途。更关键的是,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农村青年“见贤思齐”,勇于上进,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把原先的“泥腿子”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领头雁”、营销上的“好把式”。
  
  当然,政府出钱让农民通过培训考试后,以政府的名义给他们评职称,仅仅发一张职称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把他们纳入人才管理范围,在物质上、经济上给予支持的同时,对确实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才,通过帮助他们进行土地流转、集约承包等进行重点扶持,从而起到“一人带到一片”共同富裕的作用。
  
  文/胡建兵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8/21/34454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