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有打破条条框框的勇气

来源:红网 作者:湖南新闻联播 编辑:程赛 2014-08-18 13:59:24
时刻新闻
—分享—
  (一)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昨晚再现了高考后,判卷和招生录取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比如改不改判有见解的作文零分、参加过“四五事件”是否不予录取等。剧中,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不拘一格降人才”,绝对不能被条条框框绑住手脚。
  
  邓小平:被判了零分,那就说这门考卷就作废了,对考生来说,这个责任够沉重的,我们呐,要对考生的前程负责。这个录取工作,原则就一个,把人才招进来,不能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湖南省委党校教研部教授戴安林:他透露了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第一就是态度,就是邓小平是很不满意的;第二点,既然人家做了,你就不应该给零分,这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三点,也就是更深一个层次,从这个时候,邓小平就已经对“文革”的问题,他立场很鲜明,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不能被条条框框绑住手脚,恢复高考跟录取招生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这一点。也因为他的坚持,那年,570万考生中,27.3万人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录取比例29:1。原本套在考生身上的家庭出身、参加过“四五”事件等政治枷锁,被邓小平坚决一一打破。
  
  湖南省社科联原主席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佳明:提出放宽政审条件,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当事人,就知道当时他需要多大的魄力和勇气。这段历史能够给人最大的东西是勇气,咱们今天的新的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实际上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也需要的是勇气、胆略,更大地思想解放。
  
  (二)
  
  专访印小天:每个人都是时代转折的投影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一位热血知青田源,从参加悼念周总理的天安门四五运动,到恢复高考等大事件中他都参与其中,田源扮演者印小天认为,田源这个角色的命运转折,正是时代转折在年轻人身上的投影。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田源扮演者印小天: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包括逃港、后来话剧《惊雷》的创作、1984年国庆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都是我田源干的。正常来讲,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都是从高处从宏观看到微观,我们可能是从微观看到宏观,这样一个辨证的东西。在艺术上寻求真实,从真实中追求艺术,所以虚构了我这条线。
  
  在现实生活中,恢复高考那一年,印小天正好出生,对于这位70年代末期的年轻人来讲,那段历史显然有些陌生,这部剧则给他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那段历史的机会。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田源扮演者印小天:这个戏有很多是揭秘的形式,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以前的影视剧里面或者历史资料里面是没有触及到的。
  
  为了演好田源这个角色,编剧导演和印小天本人从妆容到台词到语气,进行了多次尝试和调改。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田源扮演者印小天:到中央文献厅开会就开了三四次,听编剧龙平平老师,包括中央文献的老师,中央的人,包括邓家的人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作为现代年轻人,印小天说,自己是用一种兴奋和对邓小平的崇拜,来诠释田源这个剧中角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田源扮演者印小天:现在的人看到邓小平,可能因为离的时间稍微远一些,现在的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事件,当你亲身经历过那些痛苦之后,突然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才会真正地觉得。
  
  (三)
  
  胡湘平:再论改革者的勇气
  
  重温历史,才能看清未来。导演吴子牛说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只有深刻感受到共和国走到今天的沉重脚步,看到那些坑坑洼洼的脚印有多么艰难和结实,才能对当下深化改革的道路,有着更清醒的认知和把握。恢复高考时冲破“血统论”和政审等条条框框,需要勇气,今天,面对深化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更是格外需要勇气。只有真的勇士,才敢于打虎拍蝇,把触动利益的改革进行到底,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热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相关阅读:
  
  邓小平改变了我们一代人
  
  
改革者的魄力值得历史铭记

来源:红网

作者:湖南新闻联播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8/18/34412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