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升级,不仅包括做大经济总量这个蛋糕,更包括提升人均均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三量齐升”。毫无疑问,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就是有效促进湖南经济“三量齐升”的战略之举和现实之策,是打造湖南经济升级版的一步妙棋。
妙就妙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广泛共识。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精神,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科学发展,努力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环洞庭湖地区,环境优美,保护好这里的一山一水,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过来,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引进了一些“三高”企业,给洞庭湖造成了严重污染。我们决不能让温州内河河水一夜变“血水”的事件发生在湖南。正如徐守盛书记所说,“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首要的是把过去欠下的‘生态账’还上,把生态资源恢复好、巩固好、保护好。”真能如此,美丽洞庭湖又将呈现。
妙就妙在呼应了人民群众的现实期盼。当前,三湘人民昂首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大道上。环洞庭湖地区处于“一带一部”的核心位置,这里通江达海、承东启西,具有加快发展的先天条件。湖区人民期盼小康,期盼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古以来,沿海、沿江地区都发展得更好。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用好用活用足洞庭湖的水资源,放大一江一水的地理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湖区人民梦想。徐守盛书记强调“申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绝不是争牌子、图虚名,而是要实实在在推动科学发展,造福湖区人民”。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扎实推进,湖区人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妙就妙在体现了湖南发展的整体布局。按照整体规划,湖南的发展大致包括四大板块,即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如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进展顺利,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良好,大湘西文化旅游前景光明。而环洞庭湖地区,一直缺少一个发展的引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这次,由国务院批复,省委直接推动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如此,湖南的发展将实现四轮驱动,涵盖了全省14个市州。只要按照这个思路,一张蓝图干到底,湖南就一定能如期甚至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期待湖南的执政者,特别是环洞庭湖区的父母官,以洞庭湖区发展为己任,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秀美富饶的新经济增长极。相信洞庭湖区的明天会更好!
文/萧梦
来源:红网
作者:萧梦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