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制度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具根本性和全局性。从某种角度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集中地反映在它的制度文明状况上,后者往往体现并制约着该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而在推进国家制度文明建设方面,教育无疑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而今王柯敏的文章就以平实的语言、翔实的事例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
实际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点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否认。换句话说,民族兴旺不兴旺、国家富强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教育甚至已经渗透于一切领域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王柯敏就在文章中向我们着重阐述了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详细分析了如何发挥这种基础性作用,对于教育改革有着指导性意义,当然值得肯定。
首先来说,要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就应清楚存在的问题,毕竟认识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搬掉障碍大步向前。从王柯敏文章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其对中国教育事业有着相当精准的把握,首先就体现在问题认识上。这不是无稽之谈,王柯敏明确提出当前有两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努力破解,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和依靠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仅这一点就已经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当然,光看到问题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问题,从而为找出问题的解决之策做好准备。这一点王柯敏更是可圈可点,其对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有着精辟入里的分析。王柯敏认为,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需要解决立德树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两个问题,这也已经为事实所证实。如此这般深入细致地解剖问题,必然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我们解决问题。
在“教育依靠谁来培养人”问题上,王柯敏更是一针见血。在阐明教师的重要性后,他就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依靠谁来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教师担任着“释疑解惑”的重任,在培养人才方面责无旁贷,王柯敏向人们再次阐释了这一真理,并呼吁我们研究教师队伍的现状,理顺教师队伍建设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关系,当然能够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好条件。
不仅如此,分析问题的目的还在于解决问题,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没有任何意义。在“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问题上王柯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指导性、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重能力重实践重创新而不是灌输知识复制知识……这桩桩件件都体现出其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无形中更加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如何解决“教育依靠谁来培养人”问题,王柯敏亦有深刻的分析,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之策。仅拿调动教师积极性来说,他就表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更多地在人文情感、物质条件上对广大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关爱,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精神上受鼓励,能够有尊严很体面地工作和生活,这真可谓把工作做到了教师心坎里。
对于时下来说,王柯敏文章也极具指导性。我们都知道,受各种社会、经济和教育内部的影响,当前教师的“园丁”意识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侵蚀。一些教师在“糖衣炮弹”下沦陷了,大肆收受学生贿赂,已经严重损害了师道尊严。对此王柯敏明确提出,教师必须有准绳意识,相关部门要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整个教师队伍风清气正,皆堪称及时与必要。
更具有启示意义的,就是王柯敏对于素质教育的提倡。我们都能感受得到,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但应试教育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今王柯敏要求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要以新课改为突破口打破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既是对素质教育的肯定与提倡,也为新时期的课改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其实,近年来湖南坚持“教育强省”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统筹考虑以及民办公助的原则,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合理优化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取得的成绩已有目共睹。若再加上合理布局学校网点,进一步提升城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已初步得到了满足,助推着制度文明建设不断前进。
正如文中所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人才的孵化器,对国家现代化中人这个基本因素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加快建立起健康有序、公正透明的教育治理体系,推动教育成为“小康湖南”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
文/杨飞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