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金水道”助力湖南“扬帆远航”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王小杨 2014-05-06 22:29:0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召开的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依托黄金水道对接长三角、上海自贸区,抓好招商引资,有序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统筹对外、对内开放,加快构建湖南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月6日《湖南日报》)
  
  我们都能感受得到,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迅速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词。若能借着这股三湘人民期盼已久的东风,有着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等区位优势的湖南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作用,就必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黄金水道”助力湖南“扬帆远航”。
  
  首先来看,从2010年146.7亿美元到2011年190亿美元,再到2012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湖南外贸一直在稳定攀高,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这当然很值得我们肯定。但在发展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制约湖南外贸发展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外贸出口层次较低,规模较小;产品研发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低等等,而这一切几乎都能依托“黄金水道”得到较好解决,怎不令潇湘人民为之期待满怀?
  
  这是因为,长江是湖南唯一的水上出海通道,“黄金水道”对于湖南的跨越发展来说意义不言而喻。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惠及7100万潇湘人民的“小康湖南”也已经成为三湘大地的共识,若能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当然可以充分利用水运运量大、运距长、运价低,安全、节能、环保等优势,奋力开拓湖南外贸市场,为经济发展添油助力。
  
  更现实点来说,湖南地处中部,其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长江,西有西部大开发,堪称我国南方的十字路口。再加上境内水资源丰富,湘、资、沅、澧四水汇洞庭、入长江,已经形成了一个南通珠三角、内进大西南、外达江海的天然水运网络。若能以长江经济带为轴线,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承东启西、南联北进过程中的作用,湖南就必能有序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加速自身各项发展。
  
  进言之,我们建设长江经济带目的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若包括湖南在内的相关省份都能充分利用“黄金水道”作用,在区域合作前提下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有机连接起来,建立起以长三角为龙头、上海为龙眼、湖南等中游地区为龙身、重庆为龙尾自东向西传导辐射众多大中小城市的长江沿岸经济一体化体系,客观上也能够促进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长江流域“抱团”发展。
  
  并且,在雾霾频频影响民众生活的当前,我们将要建设的长江经济带就应该是一条绿色经济密集带,是一条环境优美和谐的经济带。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快“黄金水道”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更有助于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重要性,在发展的同时考虑资源承受力,切实推进湘江治理工作,守住碧水、青山、净土、蓝天,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永续利用。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楚,湖南作为内陆省份,水运建设欠账较多,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但港口设施陈旧、后方陆域不足等也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如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对湖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倒逼着我们要把港口扩能、航道提级作为对接长江的突破口来抓好抓实,千方百计让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成为长江经济带中间的两个桥墩,推动“过渡带”、“结合部”目标的不断实现。
  
  总而言之,长三角地区堪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若能够依托“黄金水道”建好长江经济带,这对于湖南对外开放、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预料得到,若7100万潇湘人民能够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切入点,以洞庭湖生态区建设为依托,以岳阳城陵矶港为桥头堡,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就必能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加快推进长江腹地开发,最终拓展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空间,对此我们当然是满怀期待。
  
  文/杨飞

来源:红网

作者:杨飞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5/06/33424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