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古以来就是国家重要的粮仓,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建国以后,湖南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始终将农业作为永不贬值的“黄金”产业来经营,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后,在继续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湖南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成功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
一、何谓经济大省
尽管“经济大省”这一词语在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和政府文件中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该词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却无统一认识。从字面上看,经济大省可以理解为一定时期内经济实力较强、在全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省份。尽管这种定义存在语义模糊的问题,但从该定义出发,可以确定评判经济大省的一个维度,即经济总量维度。毋庸置疑,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其经济总量规模在全国各省与直辖市中应处于先进行列,其经济总量的变化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评价经济总量有很多标准可以选择,从简单实用原则出发,经济总量维度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指标来评价。
显然,经济总量维度只能静态地反映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的规模水平,如果要全面准确把握一个现代经济体的发展能力和演进趋势,需要深入到经济结构上来考察。因为如果没有结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Kuznets,1966)。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近期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增长差异的大部分可以归因于结构转变对总体劳动生产率的贡献(McMillanandRodrik,2011)。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省份。因此,经济结构应成为评判经济大省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和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评价标准有不同。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主要反映在农业产业内部构成上。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则可以通过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关系来反映。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而言,其各省工业实力的强弱是衡量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尺度。因此,在现阶段,经济大省的结构评价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来衡量。
当前,有质量的增长已经成为各国共识。有质量的增长理念认为,经济增长不能只关注生产效率和物质财富的数量增长,还必须关注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福利、增长的后果和前景。遵循这一理念,本文确定将经济质量作为评价经济大省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一维度既反映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又反映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通俗而言,评价一个有质量的经济大省,一方面要看其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要看其经济增长成果是否为大众公平合理地分享,其是否拥有天蓝地绿、气净水清的自然生态环境。鉴于此,本文采用产业运行效率、科学技术进步贡献水平、收入差距状况和资源环境发展水平等指标来评价经济大省的经济质量。
二、湖南已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
确定了经济大省的评价维度和指标后,就可以对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湖南已经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
(一)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十,经济份额稳步提高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快速上升趋势。195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1972年突破100亿元,1993年突破1000亿元,2004年突破5000亿元,2008年经济总量跨入“万亿元俱乐部”。自2009年起,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位于全国十强,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4个百分点,较1952年增长880倍,高于全国增长837倍的水平。2003年,湖南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41%,是1952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后,湖南经济在平稳较快发展中步入“快车道”,占全国GDP的比重持续提升,到2013年达到4.31%。省会长沙2013年人均GDP突破10万元,在全国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第五,仅次于深圳、广州、大连和天津市。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兴工强省取得新跨越
由于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湖南历来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1950和1960年代,除特殊年份,湖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未低于50%。随着“三线建设”的深入推进,湖南新增企业11105个,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70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到47.9%,扭转了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格局。改革开放后,湖南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2.8:34.2:33.0,农业占比首次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此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0:4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1.9%和44.6%。2004~2013年,湖南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18.83%,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前十,并且打造出机械、石化、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电子信息七个千亿工业产业,工业强省特征日益明显。同时,文化旅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特色显著。2013年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稳居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前十强,也是全国五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份之一。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在全国形成突出的品牌效应。
(三)经济质量持续提升,高效绿色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作为丘陵山地比重较高的省份,湖南不仅实现连续十三年耕地占补平衡和粮食总产“十年增”,而且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2013年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3%,粮油加工及物流产业和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农业提质增效成绩斐然。工业规模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也不断提升。2013年湖南工业运行质量位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85.1亿元,是2005年的8.42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3%,增速比GDP增速高11.3个百分点。全社会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定在52%以上。与此同时,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4%,降幅高于全国水平。2013年,万元规模工业综合能耗0.84吨标准煤,比2011年下降25.6%。湘江、洞庭湖的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均衡增长和包容增长模式逐步建立。湘西、湘南两个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0:1,低于同期全国3.03:1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三、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跨越的启示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湖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经济大省的跨越,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不断创新发展战略
当今社会,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关键在于紧抓新型工业化这个龙头,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为此,湖南在“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根据国内外形势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不断创新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在发展战略上一直坚持兴工强农,强调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面对快速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湖南因势而变,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创新。2009年,湖南提出“一化三基”战略,明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一化三基”战略为湖南快速提升工业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并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战略指引。2010年以来,湖南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新期盼,对发展战略进行深化和创新,提出“四化两型”战略,即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两型”社会建设。“四化两型”战略为湖南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跨越指明了发展方向,确定了发展重点。围绕“四化两型”战略,湖南进一步明确了“五个发展”的总思路,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省”的发展路径,并通过“五个发展”实现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三量齐升”,加快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建设,为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成功跨越提供了新的战略支撑。
(二)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湖南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最关键就在于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主线。通过改革创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农业大省的封闭模式,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全社会创造力。通过扩大开放,集聚了更多的要素资源,为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经济大省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
在改革方面,湖南坚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在农业农村、国有企业、国资监管、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一系列成效。同时,坚持行政管理改革、社会管理创新与经济改革并重,完善了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进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强了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开放方面,湖南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不断拓展省部、省际、省企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大力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探索出一条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大”以后,湖南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崛起战略,坚持练好内功,借好外力。全省对外开放工作正在由规模扩张为主向扩大规模与提高开放质量并重转变,招商引资开始从单纯的引资到择优选技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三)坚持以统筹协调为方法,不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几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它要求以全面小康为目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和行业差距。从“一点一线”到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再到“四大板块”,湖南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反映了统筹协调的发展观。
“四大板块”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长株潭的两型示范作用和核心增长极作用,长株潭城市群逐步成为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夯实了大湘南地区产业跨越发展的平台;培育了大湘西地区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绿色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新活力。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建设的同时,湖南重点建设了一批综合配套功能较强、吸纳农村人口较多的中小城镇。由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全面协调发展局面初步形成。
(四)坚持以湖南精神为支撑,不断凝聚发展正能量
梦想引领方向,精神凝聚力量。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跨越的征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自古以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湖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子弟在追求梦想的征程中不懈奋斗,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党的十八大后,湖南在科学继承湖湘精神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湖南精神的弘扬,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湖南人的精气神,而且通过湖南精神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化制度建设和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奋勇攻坚的发展氛围,极大地凝聚了跨越发展的正能量。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湖南省委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约法九章”,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倡导“五个坚持”,在全省深入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主题活动,创造了千方百计谋发展、齐心协力促跨越的生动局面。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湖南人砥砺奋进,成功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湖南人再接再厉,向着经济强省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武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