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用青春之笔,激扬青年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黄正琛 编辑:唐盈 2024-06-18 14:04:22
时刻新闻
—分享—


□黄正琛

见证“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掌握“俯身笔耕”的老本领和“云端论道”的新本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时代青年眼里有光芒、心中有大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场中传递激昂的声音。

在“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中,青年之声区别于以往评论类文章的纯文字表达,它们形式多样、思想新锐、内容丰富,字里行间沁透着年轻的气息。青年创作者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是奋进中国的追梦人,以工作经历和个人思考评价家事国事天下事,比如,《到博物馆读懂“何以中国”》探索“博物馆热”现象,分析文物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路径;《这个五一,潍坊“热”的不只是消费!》讲述疫情转段后群众旅游热现象,解读城市旅游从“流量”变“留量”的秘密;《“走出大山”,可喜;“反哺大山”,可赞!》将桑梓情与奋斗志结合起来,以为家乡建设“上分”的精彩案例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兴乡……

治大国若烹小鲜,评论创作亦如此。好的佳肴能使人垂涎三尺,好的评论能激发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烹饪的关键在于厨师、食材和厨艺,青年评论的关键则在于创作者、素材和行文思路。

蓬勃的青年力量生生不息,为“好评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共征集到各类作品88467件,其中青年作者创作的作品占据大半壁江山,关于“青年青春”主题的作品就有4412件,独到的见解,生动的笔触,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稍显稚嫩的表达……每一份作品都充满着热辣滚烫的激情和蓬勃向上的朝气。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热爱评论创作,一代又一代“后浪”也将接续翻滚、奔涌不息,创作更多深度温度兼具的评论佳作。

丰富的评论素材源源不断,为“好评中国”提供不竭的源泉。无论是书写山乡巨变、乡村振兴,还是聚焦大国重器、民俗非遗,抑或是描绘民生福祉、基层治理,欣欣向荣的新时代,蕴藏着丰饶的创作题材富矿。在好题材的加持下,评论与新闻相互配合,锦上添花,推动更多声音“破壁”、更多故事“出圈”。

一道佳肴除了对于厨师、食材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大厨的技艺,于评论而言,也就是行文思路和逻辑性问题。在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上,青年大学生黄颖哲分享了自身创作关于婴幼儿渐冻症救命药作品的经历,带着“SMA患者是谁”“他们面临着怎样的用药压力”“为什么这场灵魂砍价如此重要”等疑问和思考层层递进,最终得出“每一个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每一颗星星都值得守护”的指向。清晰的逻辑体系能够带动读者跟着文章思考、带着问题阅读,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新闻与评论是一场双向奔赴,既映照了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又凝结了作者的深刻思考,更启迪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与时代同行,以青春之笔激扬青春之力,必将给予广大读者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向世界展示奋斗的人民和奋进的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黄正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52/140086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