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湖南》以“品评”呈现三湘要闻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辑:许敏 2016-11-04 13:46:23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2日,湖南红网推出了创新型栏目《品读湖南》,研读时事,捕捉湖南当天发生的新闻热点,栏目以每天一期的频度刊发评论文章,深度解读新闻背后的湖湘密码。截至11月2日,《品读湖南》共刊发了32期评论作品,这些既饱含正能量又紧接地气的独家评论,以高时效、小切口、接地气的评论方式,画好了舆论“同心圆”、算好了舆论“公约数”、守好了舆论“主阵地”,不断呈现精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立意高。《品读湖南》评论议题关注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策划精细,立意高远。对全省可预见性的重大新闻,做到提前策划,确保评论质量和发稿节奏。如,9月22日首期《品读湖南》刊发了《带你看见新闻背后的意义》,以“论道君有话说”方式进行评说,点赞杜家毫书记履新后夙夜在公,指出,杜家毫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新期许正是湖南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吃住行游看湖南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百姓福祉;从无车日看湖南行动;从新增退休金看改革发展的红利如何惠及老年人。10月13日的品读《长沙为什么是快乐的》,聚焦解读“快乐长沙”背后的湖湘密码,贯穿近代革命史上三湘志士汇聚星沙,谋求祖国富强与民族独立的波澜历程,再现历史上湘人胸怀天下的真性情。10月18日、19日推出“大湖之南 文化寻综”系列特辑之《湘菜的另一幅面孔》《历史尘埃中的湖湘楼台》,通过对湖湘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梳理,结合当前相关热点,解读其中的文化密码,呈现湖湘人文景观,让读者在了解时事历史之余,感受文字的清新与城市的风情,提升内容品质,传递主流声音。

  时效强。《品读湖南》评论注重打好主动战,第一时间发声,掌握主动权,抢占舆论制高点。如,9月23日品读《规范公车使用还需打开监督之门》,写在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逐项检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三个着力”要求和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的背景之下,文章截取了全省在“破”与“立”中实施公车改革这个剖面,娓娓道来,引导网友秉承积极且支持的态度看待公车改革。10月8日品读《重阳又至,勿让背影如昨》,以重阳节这一节点为主题,梳理了湖湘传统中的“孝文化”,比较应景,也让人产生思考。《让阳光照进最贫困的角落》写在10月17日我国第三个“扶贫日”当天,文章梳理湖南扶贫情况,总结湖南扶贫成绩,点赞湖南对扶贫的坚守,呼吁更多人“患难相恤”“心怀苍生”,让阳光照进最贫困的现实。《做一个悦读的姿势分子》写在11月1日湖南青年悦读会启动之时。这些即时快评推出后,在朋友圈获得大量转发,传播效果很好。

  切口小。一滴水见阳光,一粒沙看世界。《品读湖南》刊发的评论文章往往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如,10月14日品读《从一只鹰说开了去》,结合新闻热点“金鹰节”,从一只鹰入手,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点题湖南金鹰节,然后以金鹰节为窗口,窥视湖南的文化底蕴、文化政策和当今文化湘军的成绩,文章一气呵成。10月20日品读《一盏马灯的前世今生》,写在湖南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举行之际,通过梳理通道县与长征的一些历史细节,生动宣传与诠释“长征精神”,从恭城书院里一盏“灯芯已然干瘪,灯罩也满布灰尘”着手进行串联评议,一盏马灯的前世今生,映照出的,正是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潜移默化中将更重要的思想和观点传递给了受众。再如,10月30日品读《要跑多久,才能到向往之所在》,评论作者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跑和写这样的小切口说开去,评说当下长沙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长沙马拉松”,对宏大体育题材展开细腻鲜活的表达,让人眼前一亮。

  落地实。评说注重落地,在选择热点新闻题材或公共事件作评的同时,主动贴近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刊发的评论往往从新闻热点或当前备受关注的现象入手,结合湖南相关的历史、关键人物、故事进行讲述,有论有述。如,9月26日品读《一座城市,一种情怀》,写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率团来湘调研老字号企业之际,对保护、传承和发展好老字号品牌这个主题展开评说,解读湖湘大地的情怀“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评论认为,对湖南来说,“无限的远方”就是对历史的回望,对未来的培植;“无数的人们”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搭上全面小康的快车,满盈民本情怀,最能打动人心。再如,10月9日、10日、11日推出《他在稻田里,站成一座丰碑》《妈妈,别让我陷入无声的世界》《长沙不止美食,还有书和文艺》,分别选取了袁隆平获吕志和奖、红网安全用药活动、最美读书人活动进行深度解读,同时充分挖掘湖湘文史中关于这一事件的史料记载,在夹叙夹议中阐明事件的意义。10月17日关于湖南创业创新的品读《创新,就做最亮的星》,为网民全方位解读湖南的最新政策,以及这些政策背后对湖南人的影响,深受读者喜爱。(刘志君)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辑:许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