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谭跃湘: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谭跃湘 编辑:许敏 2016-08-16 09:51:1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从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与有关专家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那么,怎样认识和实现开拓新境界的要求呢?

  开拓新境界的现实之源

  任何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客观世界、人类实践和思想认识的发展结果,都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我们党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认识、历史和现实进程,是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现实之源。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思想智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创造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和过渡时期总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重要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形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这些成就凝聚了我们党对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存在;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正在由加速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正在由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这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

  开拓新境界的实践之向

  马克思认为,对政治经济学来说,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展过程呈现或暴露出来的那些现象,“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就要适应实践发展要求,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化和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又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体现时代特色。他要求我们从客观经济事实出发,“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主张在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统一中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中实现科学、可持续、包容性发展,在全面发展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总结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体现中国特色。他要求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着力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

  开拓新境界的理论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当代中国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发展新常态论、发展制度论、发展体制论、发展理念论、发展目的论、发展供求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为在新阶段进一步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展新常态论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趋势、特征,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制定发展战略、政策、举措的客观依据,奠定实践基础;发展制度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定位,推出了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举措,奠定制度基础;发展体制论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提出了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观点、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战略思路、重大举措,奠定体制基础;发展理念论适应我国发展新常态和发展新趋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路径,为我们党统揽经济发展全局、引领经济发展全程提供了思想引领;发展目的论强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并贯穿落实于对生活、团结、和平、平安、健康、蓝天、精神、劳动、共享的幸福的追求之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目的的认识,标示了价值取向;发展供求论充分肯定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互补关系,从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我国供给结构错配问题突出的现实出发,在供求统一的普遍性中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要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创新是理论的生命。始终植根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着力解决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揭示新规律,就一定能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文章由“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和学习服务中心”出品,执笔人:谭跃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谭跃湘

编辑:许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