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湘智:做好湘学“翻译” 发挥化育功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湘智 编辑:程赛 2015-04-21 00:21:21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湘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湖南化形式,湘学经典中蕴涵着大量关于做人、做事、从政的学理道理,蕴涵着许多关于理想、志向、气概、胸襟、正气、情操、奉献、修身等哲理真理,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对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塑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可以说,传播好了湘学就搞好了湘学道德精脉的弘扬、改造与转换,就能够倍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效果。
  
  在话语转化中实现湘学道德精脉传播的大众化。传播是最好的传承,流通是最好的流传。湘学道德文化精脉传播的实效,来自使用一种与受众零距离、无缝隙的话语体系。湘学道德精脉传播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克服湘学殿堂化、神秘化倾向,将湘学典籍送出书斋,化艰涩高深为通达平易的通俗表达。要注重用朴素实在、亲切自然、鲜活生动的语言,深入挖掘和阐发湘学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让人们走近湘学、亲近湘学、学习湘学、应用湘学,真正使群众对湘学、对湖南传统道德文化产生亲近感,拓展湘学化育功能的社会基础,为湘学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天地、新境界。
  
  在丰富形式中扩大湘学道德精脉传播的现场性。只有把湘学的道德资源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才能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湘学道德精脉的广泛深入传播,要遵循严谨而不拘泥,精深而不艰涩,趋时而不媚俗,求新而不做秀的原则,适应工作条件、对象、内容的新变化,学习和掌握好信息化手段、分众化手段、项目化手段、社会化手段等新的举措办法,将传统路径与现代媒介有机结合,不断丰富传播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传播实效。传统路径方面,要注重依托省市主要媒体对湘学的道德文化进行宣传解读和正面引导,积极出版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牌、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适度的社会宣传,适时推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现代手段方面,要注重体现短小精新、营养实用、易带好学、能懂会用的特点。如在生活日用品上烙上湘学的经典名句,开发湘学小游戏、小动漫、小人书、手机短信、十二生肖卡牌、日历、挂历、贺卡等,使湘学道德精髓入群众眼、入群众脑、入群众心。尤其要注重借助网络媒体,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实现“微传播”、互动传播,多级多次传播。
  
  在夯实基础中提升湘学道德精脉传播的深入度。落细、落小才能落实。要使湘学道德精脉走进千家万户,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就必须夯实基层基础,连通群众路线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利用和科学整合社区、辖区单位资源,打造、搭建、共享若干多元教育传播平台,用好社区宣传栏、宣传海报、政务网以及社区“小喇叭”、网络远教等传播途径。要把湘学精脉传播作为一项全民文化运动,广泛动员各界人士、社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载体多元的宣教活动,如邀请专家名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举行巡讲互动,结合利用各种传统节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等。学校要采取背诵、朗读、讲故事、写作文、写日记、书法、绘画、歌唱、舞蹈等形式,使学生从小树立对湘学道德精脉的亲切感、认同感,真正把湘学道德精脉的传播做深、做实、做透。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湘智

编辑:程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