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邓小平改变了我们一代人

来源:湖南卫视 作者:李越胜 编辑:程赛 2014-08-15 15:12:09
时刻新闻
—分享—

  (一)
  
  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高等院校恢复招生考试的制度,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出了问题,我邓小平负责。——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昨晚两集讲述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作为主要推动者的邓小平如何冲破重重阻力、力排众议的故事。片中,那句“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出了问题,我邓小平负责”的话,铿锵有力,勾起从那一年代过来的人,满满的回忆和感动。
  
  复出后的邓小平,将恢复高考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决策,并坚持要求在当年冬天前实现。招生原则两个:“本人表现好”,“择优录取”,面向社会一切有志青年。
  
  岳麓书院院长(七七级大学生)朱汉民:我那个时候正在一个小工厂做工人,突然得到意外的消息说今年要恢复高考,我几乎不相信。大概到了77年底,这个消息得到证实之后,我们就赶快到处去找书,挨家挨户到处去借。77年高考实际上是我们整个一代人的命运的转折点。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七七级大学生)黎大志:片子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细节,我们并不知道恢复高考有那么困难,但是我们知道恢复高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从心里面是感谢邓小平的,知识改变命运,邓小平改变了我们。
  
  (二)
  
  翻这个案,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利,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义无反顾地翻这个案,认准了对的事情,我们就坚决去做。如果有什么风险的话,一切由我来承担。——邓小平
  
  邓小平还决意替“文革”期间被迫害的知识分子翻案。做不到直面错误,这一页永远翻不过去,知识分子的命运也难以根本改变。
  
  湖南日报社原社长蒋显礼:没有小平同志当年他的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没有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就不会有今天,我觉得我们中国要实现“中国梦”,我觉得还得要按照小平同志讲的,要解放思想,要改革,你不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
  
  国家一级作家梁瑞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觉得看了这个电视剧对我们现在的改革,还是有很好的启发,我相信中国随着改革三十年强大起来了,我们再继续深化改革,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
  
  (三)
  
  “如果不能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好起来,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就不配叫共产党”。——邓小平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吴子牛:正如片中主题曲的歌词“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改变”,自己和很多同龄人,也经历了那段从十年浩劫再到改革开放的巨大转变,这段特殊历史,让我对国家改革的轨迹历历在目。
  
  如果没有恢复高等学校考试,没有恢复高考,李克强总理进不了北大。我们也是这一届的,邓小平主张放宽很多政策,不然我们也没有资格考上。“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77届、78届包括79届,这三届的学生现在在中国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可能还是栋梁之才,还在领导阶层。包括商界,也是这样。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选择1976年至1984年这个时段,因为这段时期是一个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这个历史转折点开启的改革开放,给整个国家、每一个国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实证明,在那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到现在坚持改革开放,这样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只能够勇往直前地改革开放,这艘改革的大船,一直要航行到永远,这样中国可能才会更好。
  
  (四)胡湘平:莫怕虎啸猿啼
  
  3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大转折,是一场时代潮流与丛生暗礁的勇敢搏击,如果说建立新中国是党领导国家的第一次创业,那么改革开放就是党领导国家的第二次创业。1977年,推迟两个月恢复的高考,让2000万知识青年的人生来了一次急转弯。但,如果不是邓小平以“一天都耽搁不起”的决心来推动,那么,这项改革同样有搁浅甚至流产的危险。真改革都会碰到真阻力,这时候,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今天,中国站在又一个历史转折口,全面深化改革,考验着我们党驾驭大局的能力、水平和意志。虎啸猿啼中,中国这艘大船要从容驶过万重山,就需要发扬小平同志当年开辟新天的气魄、只争朝夕的劲头。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证明,代表时代潮流和人民利益的改革,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的拥护,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文/李越胜

 

来源:湖南卫视

作者:李越胜

编辑:程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