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创新是拓宽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结构、突破工作桎梏的有力抓手、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创新,服务人民的质量才会更高、改革发展的成效才会更明显,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才能不断向前迈进、取得更大的进步。
但创新究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作需要、百姓期盼?这是个问题,毕竟创新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是群众乐于见到的,也并非所有创新都是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点需要警惕。创新一旦背离了为民初衷、偏离了基层所向、远离了提质增效,则与“秀盆景”“搞花架子”无异,甚至还会给基层带来巨大的负担,造成反作用。
近年来,不少党员干部重视创新,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各种改革创新举措让中国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逐步呈现出“弯道超车”、赶超世界的“中国加速度”。但反观时下,也有一些同志对创新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单纯将创新看作是个人有能力、有水平的表征。于是乎,“为了创新而创新”,大行“伪创新”之道,改个名字、加个口号、换个提法等,都视为创新。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创新”,三天两头改思路、变方式,让基层叫苦不迭。
还有的同志可谓是患了“创新成瘾”症,不仅自己疯狂搞创新,还要求基层跟着一起创新,各种指标性创新要求、包装性创新任务层出不穷,以至于个别基层单位为了应付创新要求,一两天就搞出一个示范点、创新基地,满墙的展板、满嘴的口号,都掩饰不了虚而不实的本质。由此可见,搞清楚“为何创新”很重要,一旦创新不是发自基层实际所需、并非依据群众切身所盼,终究会沦为“假把式”,即便得到上级单位的肯定,也始终得不到群众的真心支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虚还是实,关系着事业的发展走向,决定着改革的推进成效。我们搞创新就要明确创新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找准大有可为的着力点,求真务实谋划、果敢担当作为,创新就要真创新、实创新,攻克当前各个领域存在的堵点和不畅,切不可为了一丝半点的政绩而包装看似美丽的“盆景”,落得个群众的“笑柄”。要加强实践研究,做好创新的顶层设计,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白创新的意义,找准创新的思路,拿捏创新的尺度,权衡好各类关系,既要确保创新有效果、有动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又要保证谋划、作为的循序渐进、精准科学,不贪多求大、不盲目激进。
创新并非易事,绝不是喊喊口号、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需要创新带来的无尽动力,但更要清醒地认识“为何创新”,有的放矢才能大有作为。想必,这样的创新才是基层干部群众乐于看到并接受的吧。
文/储旭东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