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湖南】锦绣几尺,织就诗画潇湘丨11月18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2016-11-18 11:42:41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一本文系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品读湖南”特辑之四

  一尺是迷蒙烟雨,青色的石板与积雨的深巷。一尺是橘州唱晚,北去的江水与枫叶染红的霜。

  一尺是九重之巅,墨绿的山峰与灵动的湖水荡漾。还有半尺,是金黄的稻浪。

  青红绿黄,如泼墨的色彩,织于锦绣之上,神工鬼斧,汇成一幅诗画潇湘。

  提起湖湘景致,从八百里洞庭到神秘的苗家古寨,峻美的张家界到碧波的湘江……美景可谓历历在目,信手拈来。然而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美,湖南还有许多景色,却低调到了尘埃中——

  湘西永顺县,老司城。

  这座本名福石城的古都,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

  土司,是中央王朝封授给西南少数民族部族首领的地方官,“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虽实行世袭制,但并不称王,在五代和宋称刺史或知州,入元以后则称宣慰使、宣抚使等,统称土司。

  然而,其权其势,与王无异,尤其是溪州土司,授“宣慰司职”,乃最高等级土司之一,故民间称其为“土王”“土司王”,称老司城衙署为“金銮殿”,称其墓葬区为“紫金山”,认为土司“一统乾坤”。南宋年间,这里曾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

  有诗赞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转眼间,时光千年。如今,行走在老司城的断壁残垣,我的眼前时常会浮现一个王朝的背影,浮现那红灯万盏,人潮涌动中,土司王身着瑰丽奇谲的王袍,在兵丁簇拥下,渐行渐远。

  老司城虽已繁华不再,但遗址仍弥漫着久远的气息,透溢着昔日的昌盛。它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是中国古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活标本。2015年7月4日,永顺老司城遗址与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随之而来的是火爆的游人。据报道,今年五一,老司城共接待游客11.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国庆期间,老司城的古巷里几乎每天都是爆发的人潮。沉睡千年的老司城,正在以它世界稀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真迹、魅力独具而罕见的综合旅游资源,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并整装待发,阔步迈向大世界。

  这有着世遗桂冠的老司城,虽低调到了尘埃里,却仍在潇湘的这几尺锦绣上,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还有以丹霞地貌闻名的崀山。

  崀山的丹霞地貌,青年、壮年、晚年各个时期都有发育,是中国丹霞景区中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其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全国第一。作为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它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题诗赞道:“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200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的考察报告称,湖南崀山地质价值在中国丹霞中名列第一。2010年6月, 世界遗产中心关于中国丹霞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崀山和丹霞山最清楚地演示了中国丹霞的典型特征。”8月2日,崀山作为“中国丹霞”的一员和捆绑申遗的牵头景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通过,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国庆长假7天,崀山游客井喷,凭高人气成湖南省旅游景区“黑马”。据统计,黄金周崀山接待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13.9%,门票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2.8%,创历史新高。

  崀山的景色里,飘荡的是丹霞之魂。艾青曾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谐协调。自然也是诗画潇湘的锦绣上,锦上添花的所在。

  如崀山、老司城的低调美景,在湖南这片灵动的山水之间,还有太多太多。甚至城市之间、道路之外,处处皆是可拾得的美景。唯有加大推介,才能让它们如崀山、老司城一般,为外人所识。

  在今年的党代会上,杜家毫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全力塑造“锦绣潇湘”旅游品牌。

  湖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献春认为,过去,可能老百姓旅游是去某个景点,现在则是车开到哪,哪里就是“景点”。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这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说从区域空间上,旅游目的地从一个单独的点变成一个区域。

  而之所以要“以县域为基础”,在陈献春看来,这是省委基于对湖南省情和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而提出来的。

  在旅游发展上,湖南的比较优势是资源丰富,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得天独厚。而这些资源主要就集中在县域,特别是70个重点旅游资源县。另外从实践逻辑来看,做全域旅游规划需要实现旅游、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多规合一,以县级为单位,统筹整合资源,是更为科学的。

  就如老司城之于湘西,崀山之于邵阳,它们的发展,带动的是县域的崛起。强省必先强县,全域旅游的崛起,也是服务于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的目标。

  全域旅游,就是锦绣潇湘的概念呈现。一县之景就是一尺锦绣,把湖南的一山一水一景,统统织入,汇成的,就是一幅美如诗画的潇湘。

  文/雁丘


   【三湘要闻,全新呈现。论道湖南频道每日下午推出《品读湖南》,每期以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各领域新闻或现象为选题,进行人文解读,一起打捞新闻背后的湖湘密码。本文为2016年第40期

  相关链接: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品读湖南”特辑

  之一:【品读湖南】擦亮湘人的荣光印记丨11月15日

  之二:【品读湖南】内陆省份也有一颗外向的心丨11月16日

  之三:【品读湖南】大湖之南,一株禾苗的史诗扩张丨11月17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1/18/41391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