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德应以孝德为基

来源:红网 作者:曹宝石 编辑:许敏 2016-09-12 22:33: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为政以德”,要求发挥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官员要有官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讲道,“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孝德是最基本、最源远流长、也最能反映国人特性的道德范畴,孝德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维护家庭和睦、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孝德不彰则官德不昌,是以官德应以孝德为基。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产生的。所以,官德应该建立在孝德的基础之上。我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孝德,并把孝德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上古时代,有大舜因孝感天动地,被发现并培养成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汉代是“以孝治天下”著称的朝代,确立了“举孝廉”制度,设孝悌、三老等乡官,汉末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隋唐时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以至多次被朝廷下诏书征召。

  倡导孝道是官员的重要责任。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礼记·大学》亦云:“上老老而民兴孝”,只有当上级官员孝敬、赡养老人时,民间孝道才能兴盛起来。清代大力提倡孝德,顺治亲自为《孝经》作注,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在宫内开设“千叟宴”。康熙还颁发“圣谕”提倡孝道,敕令全国广为宣讲。他认为,帝王治天下要“首崇孝治”,“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并极力践行“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古训。

  官员理应自身首先做到,并成为民众行孝的榜样和楷模。西汉的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亲有疾,药先尝”,母亲薄太后病了,他日夜守护,亲侍汤药三年;宋朝包拯为孝养双亲而弃仕途,父母亡故后入朝为官,忧国爱民,清正廉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包青天”。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家庭和孝道。他吃父亲嚼过的排骨,一点停顿都没有;替父“还债”,为一碗饺子而“深度”鞠躬;和家人一起用轮椅推着父亲散步;一有时间就陪母亲一起吃饭,饭后拉着母亲的手散步、聊天等等。

  “百善孝为先”,为官者若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无法遵行,其他就是妄谈。试想,一个不能善待父母者,何以善待百姓?一个不能清白为人者,何以清白为官?一个缺乏基本道德者,何以效忠国家?因为你无论对他再好,也达不到他父母那般程度,他对父母尚且如此,何况于你呢?为官重孝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顺父母的人很少有犯上作乱的,所以,当所有的政府官员都知恩尊亲重孝,将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对矛盾重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更有着特殊意义。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将孝顺父母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提拔的内容,这是个有益的探索,将对社会道德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政府官员理应知孝义、明孝礼、行孝道,做孝文化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承者,弘扬孝德之风,并藉此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之风,则实为社稷之幸,国家之福矣。

  (作者曹宝石系湖南师范大学博士)

来源:红网

作者:曹宝石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9/12/40833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