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热点话题谈心录”又开始了,仍然是以“谈心”的形式、“平民”的语言,就热点问题进行释疑解惑。今天推出的专稿《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我省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和对策,描绘了一个令人充满期待的绿色湖南、现代湖南。
近年来,湖南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这头熟睡的狮子醒来后,以其吃苦、霸蛮的精神啃下了许多硬骨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胆推进各项改革,大步走出国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一个地方的发展绝对不能抛弃自己的主业,绝对不能动摇自己的根基。湖南的主业就是农业。正如杜家毫省长强调的那样,不管结构怎么调,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
湖南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种质资源丰富,农耕传统悠久,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湖南省常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的6%,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居第9位,水稻播面、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生猪外销、出栏、存栏数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油茶面积、产量、产值及油菜收获面积、苎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柑橘居全国第三,烤烟、茶叶、淡水产品均居全国第四。把这种优秀巩固和发展好,不仅是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湖南农业发展要素不足、活力不强、矛盾突出,已成为“四化同步”中最突出的“短腿”。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面临着“天花板”和“紧箍”的严重制约。“天花板”的表现是:农产品产量大但品质不高,价格到了“天花板”,远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紧箍”是比全国还要紧:人均耕地少,资源消耗大,有些地方农业环境压力趋于极限。正因为意识到这样严重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以1号文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足以看到湖南高层对农业工作的高度重视。
破解“天花板”、“紧箍”的制约,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推进,谈心录给出三招。第一招:转变生产方向,也就是由需求决定生产,把“安全、营养、美味”作为农产品的生产纲领,重点建设好环洞庭湖商品粮生态农业经济区、长株潭都市精品农业区、湘南丘岗山地特色农业区、大湘西特色生态农业区。第二招:依靠科技生产,也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湖南的优势,超级水稻便是湖南响当当的名片。第三招:数量质量效益齐增长,也就是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把农业建设成为绿色产业。
“湖广熟,天下足”,这曾经是湖南农业在全国最豪气的招牌。我们也期待,这个“熟”能够进一步熟透,让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也成熟起来,让湖南四个现代化并驾齐驱,让湖南早日实现中部崛起!
文/石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石理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