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面续写“文艺湘军”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王融 编辑:刘艳秋 2015-04-09 21:19:10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8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长沙主持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暨调研成果汇报会。他强调,要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准确把握文艺的根本方向和中心环节,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湖南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凝聚强大精神动力。(4月9日红网)
  
  应该说,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这是湖湘文化近代以来得以继续展现其光芒的根本。无论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忧国忧民的文学传统,还是以“湖湘学派”开创者胡安国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都明显烙上“文道合一”的艺术特色。这一独特的文艺传统,正是当前“文艺湘军”最核心的元素,无疑都在曾国藩、毛泽东等湖湘代表中鲜明地反映出来。这是文艺繁荣的生命线,甚至可以说是“文艺湘军”的灵魂。
  
  而在当前,文艺本身都面临着继续发展与转型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与从问题出发,或者从现象出发,都在考验着一种文艺的价值体系是否与时代接轨的生命力,体现在文艺工作者身上则是人文情怀的培育。更具体一些来说,如何推出一批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优秀文艺作品,也直接关系文艺本身的生存价值。
  
  我们可以说,湖湘文艺完全具备了得以继续繁荣的根本条件,尤其是湖湘“经世致用”的传统,有助于丰富与深化湖湘文艺独特的品质,使之能与时俱进,终始能保持富含生命力的文化基因,这比什么都重要。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广电湘军、网络湘军等“湘”字号文化品牌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影响力,即是一种有力的证明。不言而喻的是,这种文艺特质更是湖南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精神力量。
  
  当然,在这一意义上,文艺应归属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艺创作关键还是要供给优质的“文化食粮”,以满足人民群体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文艺“化人”、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在这一文艺转化的路径上,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文艺价值观被解构与颠覆。
  
  因此,在我看来,为全面续写“文艺湘军”的辉煌,我们最主要的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文艺价值导向,“准确把握文艺的根本方向和中心环节”,在把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文艺改革创新”;二是要深刻领会文艺本身的独特性,为文艺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舆论氛围。譬如,我们不能忽视文艺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建设,也不能过于市场化,更要抵制文艺创作中“鹦鹉学舌”不良作风;三是要根植于湖湘文化的土壤,充分发挥“经世致用”的湖湘特色,一切从问题出发,从现象出发;四是要全面构建文艺发展的全媒体格局,尤其是要运用新媒体平台推荐与展示优秀的文艺名家与作品,让更多的名家、作品与广大的人民群体形成紧密的联系,这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文/王融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王融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4/09/36477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