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徐守盛:抢抓新一轮改革机遇需要勇气智慧决心更需行动

来源:红网 作者:徐守盛 编辑:王小杨 2014-06-03 08:27:24
时刻新闻
—分享—

 

()

  关于改革的话题,我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大会讲、小会讲,逢会必讲;反复讲、经常讲,每天都讲。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地讲呢?就是急,就是担心,也就是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忧患感。急的是很多问题已等不起、拖不得了,容不得半点犹疑、丝毫懈怠;担心的是思想认识一旦出现模糊甚至偏差,我们就会上负中央重托、下负群众期盼,就会输在新一轮改革的起跑线上,丧失宝贵的改革发展机遇。
  
  深刻认识为什么要改的问题,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一轮改革是在深水区进行的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是在攻坚期推进的改革,使命光荣神圣。
  
  从改革的重要性看,湖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于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湖南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篇章之一。过去30多年湖南的一切进步和变化,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当前,湖南发展进入新阶段,前进道路上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的问题突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要素瓶颈制约凸显,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选择。
  
  从改革的紧迫性看,湖南面临一系列绕不开、躲不过的矛盾问题需要以改革寻求突破。多年来,湖南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不少改革没有真正改到位、改彻底。比如,政府机构改革亟待加快推进、尽快理顺的问题。尽管湖南的机构改革方案已报国务院,但机构改革远不是撤并几个机构、调整几个职能部门那么简单。就是获批之后,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滥的问题。目前,湖南行政审批项目总量还是比较多,存在行政审批主体多、环节多、条件多、收费多、时间长“四多一长”的问题,特别是还有10%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又比如,政企不分、政府与中介机构不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部门办公司,省直100多个部门办有377家公司,有的一个部门办了多家公司,有的一家公司办了多家分公司、子公司。还比如,乡(镇)村布局与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湖南7200万人,共有2000多个乡镇,4万多个行政村;而江苏9000万人,只有900多个乡镇,18000多个行政村。同是中部省份,湖北、安徽也比我们少得多。湖南乡(镇)村规模太小,行政单元过多,导致机构臃肿、人员冗余、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低、行政成本高。
  
  从改革的艰巨性看,新一轮改革是涉险滩、啃硬骨头,需要我们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过去那些容易的、吹糠见米的改革基本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一是新一轮改革涉及利益关系调整,阻力不小。改革不可避免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触动一些部门和一部分人的“奶酪”。比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就要精简机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味着下放权力,就得削自己的权;剥离部门办公司,就等于割掉了“自留地”,拿掉了“小金库”。二是新一轮改革牵动体制机制转换,难度很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制度体系,从面上看,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法律法规安排,点多面广,改革难度可想而知。从点上看,每一项具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又牵涉到方方面面多项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也很大。三是新一轮改革涵盖全方位各领域,任务很重。新一轮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五位一体、党的建设制度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非常繁重。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改革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需要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
  
  准确把握往什么方向改的问题,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个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
  
  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并用它来统领各领域的改革,准确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最终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总体目标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的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习总书记从世界历史和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历程这两个维度,深入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世界发展历史警示我们,没有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必然带来严重政治后果。从我们党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个前半程已经走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后半程正待我们这一代人发力。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坚持用这个总目标来统领改革、推进改革,各领域的改革就会形成联动和集成,治国理政的整体效能就能得到大大提升。
  
  完整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科学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包括“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句话,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只讲一句是不完整的,是片面的。其中,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制度模式选择问题上,我们决不能以西方政治制度为标准,决不能搞西方那一套多党竞选、三权鼎立,始终做到改革不改方向、变革不变颜色。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发挥文化的作用,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来,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强大的思想武器。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总目标的要求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各环节。一要始终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改革。这是我们的主心骨、压舱石,是我们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优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政治定力,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坚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二要着力完善治理体系。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制度体系。要适应时代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各方面制度创新,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按制度、按规矩、按程序办事,以制度保落实、推工作、促发展,以好的制度推进我们的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机关和社团的现代规范治理。当前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治理“四风”为重点,构建长效刚性的制度体系。三要大力提高治理能力。主要是“三个提高”“一个关键”。“三个提高”,就是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机构的履职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一个关键”,就是紧紧抓住干部领导能力现代化这个关键。
  
  全面掌握今年改什么的问题,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起跑决定后程。我们要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改革的前提下,着力抓好以下重点改革任务。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紧全面完成上一轮国企改革任务,全面启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按照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的思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启动建立国有企业分类指导、评价、考核等监管制度。尽快制定出台《湖南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法》。
  
  坚决剥离部门所办企业。抓紧制定出台《湖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制定实施清产、清资、清债方案,年内完成党政机关、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组建、重组或优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增强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功能。
  
  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总的要求是,按照职能整合、上下对应、统筹平衡、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列出“权力清单”,实行精减、整合、下放,年内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二是按照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成熟先行的原则,在部分人口大县和经济强县实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三是探索将县级部分行政执法权依法委托下放到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乡镇,增强乡镇政府经济社会事务治理功能。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启动并乡(镇)合村试点,逐步扩大乡村规模,建设区域性中心镇、中心村。
  
  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行政审批权力清单,清理并逐步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一律转移给社会组织。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由市县政府就近实施更为方便有效的审批事项,尽量交给市县政府组织实施。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行“阳光”审批、网上审批。在放权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推动监管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
  
  推进财政预算改革。今年,湖南将继续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打造阳光财政,让老百姓和纳税人看得到、看得懂、管得着。着力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加强统筹协调,避免交叉重复。理顺省以下财政体制,强化财政资金绩效,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
  
  在全省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加快整合省内各类产权交易机构,成立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组建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统一搭建集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为一体的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公共资源产权交易市场。
  
  建设招投标统一平台。加快推进招投标体制改革,实行招投标透明化管理,年内设立全省招投标中心,构建统一的招投标平台,统筹管理省级层面各类招投标事项。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经营权有序流转。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逐步完成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明确承包期限,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和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促进农民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选择部分县乡开展试点,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把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逐步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在去年完成全省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基础上,确保2015年底之前完成改革阶段性任务,其中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
  
  继续推进法治湖南建设。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认真实施《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试行)》,着力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建立健全村(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村(居)民监督机制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化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司法公开,推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和重要案件庭审的电视或网络直播,实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公开。做好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相关工作。
  
  抓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长株潭试验区第二阶段各项改革,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对自然生态空间和矿产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划定耕地、森林、湿地、水体等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起草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对湘资沅澧等重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绿色消费政策,推行政府两型采购制度,完善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推行阶梯式水、电、气价制度。
  
  积极探索怎么改的问题,以良好作风和科学方法狠抓改革任务落实
  
  要想抢抓新一轮改革的机遇,不输在新的起跑线上,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需要决心,更需要行动。
  
  深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历来是与解放思想相伴而行的。解放思想永远是推动改革的先导。湖南作为内陆省份,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解放思想的任务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当前我们在深入解放思想上必须过好“四道坎”。一是必须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桎梏。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用民主法治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想问题、看事物、作决策。二是必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的是深层次矛盾,啃的是“硬骨头”,对于许多部门和单位来说,改革是削自己的权、去自己的利、割自己的肉、断自己的奶,会牵扯局部、眼前、个人利益,但为了全局、长远、整体的利益,必须作出一定的牺牲,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三是必须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比如抓经济发展片面地过分地强调要素投入,不重视创新驱动;一讲培育产业,想到的就是政府投入,不重视民间资本;一讲招商引资,想到的就是低价供地、减税让利,忽视投资服务环境;一讲财政增收,想到的就是批地卖地、以地生财,不重视涵养培植税源,等等。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四是必须冲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突破口,转变职能、规范权力、精简机构,下决心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把经济发展的活力释放出来,让潜在的发展优势显现出来。
  
  突出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就是兴利除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这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大事、难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改革任务,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同时要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来检验改革、校正改革、优化改革。
  
  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运用底线思维,我们理解就是要正确掌控和把握好事物的“度”,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省委曾经提出,发展中要坚守“四条底线”,其中经济增速10%左右是“基准线”,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是“警戒线”,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是“保障线”,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是“生命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科学发展为先是一条底线。如果改革不能让大多数人受益,不能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难以取得成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最大的底线。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前,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把改革的方案举措考虑周全,既想“一万”,又想“万一”,避免出现颠覆性失误。坚持底线思维要防止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凡事都求稳怕乱、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消极保稳定,不如积极解难题。底线思维应该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有守”是前提,“有为”才是我们的目的。
  
  掌握辩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关联性、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学好辩证法、用好辩证法,防止片面性,不能走极端。我们既要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重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在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公共产品等重要方面,政府要发挥好监管、调控、服务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又要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等于不发展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我们还是要发展的,只是要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既要重视“分好蛋糕”,又要重视“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是体现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要有物质基础,是要有效率,把“蛋糕”做大。中央强调不以GDP论英雄,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扶县”取消GDP考核。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科学决策和施政理念。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正确理解。我们说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更不是不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说不要经济增长,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的经济增长率是要有的。”我们一定要明确,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悠悠万事,发展为大。就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而言,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省情和阶段性特征。在没有找到新的更科学的替代概念之前,GDP仍然是一项监测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的重要指标。当然,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给GDP考核赋予新的内涵,而决不是简单地片面地以GDP考核比高低、讲优劣、论奖惩。我们追求的GDP,应该是绿色的GDP,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GDP,是“三量齐升”的GDP,而不是黑色的GDP、带水分的带血的GDP。
  
  着力真抓实改。改革风生水起、形势逼人,容不得我们“坐而论道”,必须立说立行、说到做到,把改革的工作抓紧、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及2014年改革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已经出台,各地各部门应按照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精神,尽快拿出自己的实施方案、改革要点、措施办法,但不主张又去搞一个照搬照套、大而不当的文件来应付门面。到县市一级和各个部门,也不一定再去搞太多的“这个意见”“那个战略”,需要的是具体改革事项的“施工图纸”“操作手册”,今年干几件什么事、谁负责,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希望大家在“真抓、实干、深改”上下功夫,在比动作、比进度、比成效上见分晓。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带头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形成示范效应。
  
  (《新湘评论》2014年第11期)

来源:红网

作者:徐守盛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4/06/03/33652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