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正确的声音占领网络舆论高地

来源:红网 作者:石林 编辑:邬庆霞 2018-07-05 10:13:24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4日,《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晨风”的评论文章《过好互联网这一关》,提出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的时代课题,揭示了网络舆论工作应有战斗精神的本质问题。

  24年前,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正式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短短20多年过去,中国的网民已超过7亿,超过世界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这既是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是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互联网时代规律,将这一“最大变量”化作执政的机遇?

  诚如“晨风”所言,对网络舆论阵地,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错误的声音就会蔓延。然而,网络舆论治理不仅是一项新课题,同时也包含舆论引导、应急管理、基础管理等方方面面,要想守得住、用得好,绝非敢抓敢管那么简单,还必须要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触网,更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让自己掌握和群众“面对面”的艺术,更好地倾听民意、贴近民众以适应网络舆论生态,不断改进舆情处置方法。

  舆论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能瞬间失灵。这是因为,互联网传播有其内在特性与规律,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同时也是传播者,一起事件或一个话题很容易被迅速引爆,进而在极短时间内形成舆论风暴,而且越是看似负面和极端的表达,往往关注度也越高。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社会话语权因技术革命而重新分配,进而影响到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是虚拟空间,网络舆论却并非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的确如此,网民只是公民的一个身份符号,当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表达诉求,互联网也就成为新时期民意的最大载体。如果领导干部不会也不愿上网,甚至轻视和排斥网络舆论,就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脱离群众、失去民心。

  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而在“当下官员最怕什么”的调查中,“被媒体、网络关注”以超过半数的得票高居第二位。可见,目前还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排斥网络,甚至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唯恐祸从口出,总是陷于被动,或者被谣言牵着鼻子走。究其原因,还是缺乏互联网思维所致,不习惯被放在聚光灯下,更不知以何种方式同网民进行沟通。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领导干部上网懂网,才能抵达民意节点,把握舆论焦点,解决社会痛点。可见,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标配,小到个人的一举一动,大到政策方针的制定,都需要习惯从互联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唯有构建好网上网下同心圆,才能提高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也才能够让正确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让现代化治理能力水涨船高。

  文/石林

来源:红网

作者:石林

编辑:邬庆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7/05/46711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