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万物缤纷,遮掩不了湖湘的美|2月28日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夏熊飞 2017-02-28 11:02:56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关键词:湖湘文化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旭日东升,任云雾烟岚消散,潜藏着一股向上的青春激情。夕阳西下,随红霞天际漫漶,同样蕴含着一种成熟生命的从容自然。

  这些都是令人感动的美。它的确无处不在,如一朵鲜艳的花,无论是它的含苞欲放,还是凋零萎败,既带给我们喜悦,也让我们懂得珍惜、包容与欣赏。

  天地之大美,自有它的历程,如同花朵的绽放凋零。美也有它的新生,宛如书法家的笔墨。“墨”是松烟,由焚烧树木后的粉尘,聚合固化而成。当在一方砚台上,它被磨成液态的汁,再变成一幅幅山水,“死去的树木”也便得以复活了。

  这一复活,越过人世之悲欢,以一种文化之美,展现于懂它的人面前。当这些或豪放或低调的美,或动或静的美,以人的经验传承,于缤纷万物里沉淀,终会化为那绝艳世间的芳华。

  湖湘文化,便是其中鲜艳的一朵。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两宋时,湘湘文化出现了它第一次意义上的“绽放”。当时的湖湘文化重镇,岳麓书院多次受皇帝御赐奖掖,如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地位不言而喻。随着佛教文化演变发展,与儒家文化发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为湖湘文化的崛起创造了时机。于是,以周敦颐为首的湖湘学者,担当起文化振兴重任,兼容并蓄,促使湘湖理学的兴起。

  明清之际的王船山,近世湖湘英杰的“精神教父”,他上承周敦颐、胡氏父子,且“开风气之先”,扬弃程朱理学,崇尚“经世务实”“知行合一”,赋予湖湘文化开放与包容的基因,埋下了近世以来湖湘英杰敢于创新变革的思想种子。

  自晚清道光年间以来,近代西方文化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两宋不同的是,这次冲击更为强劲,西方文化在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凸显。以魏源、左宗棠为代表的湖湘士大夫们,十分敏感地意识到,必须“中体西用”,全面参与这一场近代化,完成民族自救。他们以一种开放理念,践行了船山学说。

  薪火相传的湖湘文化,“越乱世越光芒”,日益显现出“拯救天下于危难”的豪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以毛泽东、蔡和森为核心的湖湘英杰群,以更开放的胸怀,积极拥抱世界,欣赏与学习国外文化与理论的精华,用来变革世界。正如杨昌济所言,“吾兄人能输入西洋之文明以自益,后输出吾兄国文明以益天下”。

魏源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从湖湘文化的演变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向外的张力,一种包容的气度,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浪漫。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湖湘文化英杰们,抱持一颗开放的心,以从不矫饰的自信自觉,走向时代的前沿,尽情释放它“经世主义”的情怀。

  如今,湖湘文化正宛如一朵出水芙蓉,又一次迎来了它的恣意绽放。它总能在“守旧”与“变革”的较量之中,破蛹化蝶,在“以天下心为心”的土壤中萌芽,成就盎然奋进的新生。

  “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推动文化创新繁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依托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优势,打响湖湘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的强调,像一阵强劲的号角声,已经响彻于湖湘大地,且将成为未来湖湘文化走向更远的主基调。

  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日本京都活动年开幕式上,长沙歌舞剧院演出了极具湖湘风情和长沙特色的文艺节目;赴台交流的“湘音书韵”湖南文化代表团,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中,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大放光彩……

土家族打溜子等大量湖南地域特色音乐节目将赴台交流

  积极拓展平台,以一种更主动的姿态“走出去”,湖湘文化无与伦比的美,更显生机盎然了。这一份湖湘之美,不仅传递出本土文化的自信、自强、自立,也是在复活与传承湖湘志士敢于担当、变革的浪漫主义品格。

  湖湘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开放、包容,以及担当天下的使命感。这美的种子,已然播散于每一位湖南人的心田,以一颗宽容之心欣赏他人的风尚,也正在生根发芽。

  学会了欣赏,也就懂得了包容,一种文化才能得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才能以它坦诚的开放胸怀,迸发出最持久的光芒,共同完成对人性之美的终极向往。

  愿这份美历久弥新,成为我们一生的信仰,且汇聚成历史的长河中,那一股足以穿越时空的力量,蜿蜒致远。

  文/王小杨

  【“品读”专栏2017年第15期(总第69期)】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2/28/422366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