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比2010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增幅连续2年居全国第一”,10月26日,在“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宗林向外界介绍了湖南近五年来的“三农”建设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0月26日红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湖南近五年来的“三农”建设成就,足可以在农村生活的点滴彰显。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农村资源的有效激活,村民创业热情的持续高涨,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可以想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在三湘当地的田间地头涌动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央和省政府对湖南“三农”工作的长期重视,更离不开全体湖湘儿女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
实践证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唯有“三农”形势向好,我们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对于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湖南而言,农业对于整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甚于此。当下,我们必须牢牢扭住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发挥湖南农业发展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推动作用。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始终将改革作为解决一切复杂问题的突破口,确保每一项“老大难”问题,都有坚强的改革决心、精准的改革设计、强力的改革措施来破题。近年来,湖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就在于打破原先分散的“散兵游勇”式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系列工程实施的政策组合拳,加速了全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等现代化水平,有效推动了湖南现代农业新格局的确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湖南做出了一篇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好文章,做到了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因为改革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在改革的进程中,要始终注重保障农民的利益,既要因地制宜,发挥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也要坚持基本的法律法规底线,有效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如果把农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比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那农业科技的发展,就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在推动力。从湖南既往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发展已经由过去的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由此带来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农民增收压力大等问题都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正在逐步加剧,担负着445万贫困人口和51个贫困县(市、区)摘帽任务的湖南,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有力举措,扎扎实实地将农业科技的成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业科技的发展成为根本改变湖南贫困农村面貌的催化剂。
当然,作为一种最具潜力并最富有活力的要素,“人”的因素也在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场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农委为我们展现了湖南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这需要湖南人民以不畏艰难、接力奋斗的精神持续推进。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倘若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停滞不前,久而久之,民众的生计乃至饭碗就会堪忧。湖南唯有确立争做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目标,保持住长期坚持下来的发展定力,以稳健的发展态势,才能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巴平生
来源:红网
作者:巴平生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