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湖南】省委书记的两个民生视角丨10月3日

来源:红网 作者:论道君 编辑:易木 2016-10-03 20:02:27
时刻新闻
—分享—

  三湘要闻,全新呈现。论道湖南频道每日下午推出《品读湖南》,精选每日关于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新闻,并配发点评解读,以飨读者诸君。

品读湖南丨带你看见新闻背后的意义

  今日关键字:民生

  念之再三,铭之肺腑。

  这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民生时所说的话。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念兹在兹的“民生”二字,背后关乎的是民众“获得感”的提升,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期盼。

  “民生”是一个变动性很强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众对民生问题的期望和诉求都不相同。总体上看,民生问题范围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民生问题之独特,几乎无时不变,无人不难,既有春夏秋冬之分,又有轻重缓急之别,还有富贵贫穷之异。也因此,用什么视角看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杜家毫书记有两个独特的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一辆自行车。

  为了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时任省长的杜家毫曾在大年初二骑着自行车,与钓鱼的人拉家常,虚心打探湘江水质的真实情况。

    这是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却像一个60年代的工人师傅,那行头,那装束,那眼神,都是那么朴实随和,这种不忘初心、保持本色的工作作风,确实让人肃然起敬。为了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他率队督战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等湘江流域五大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乘船逐一调研“一湖四水”的保护治理与开发。今天,湘江水更碧绿了,更纯净了,也更甘甜了。

  骑一辆自行车,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和角度亲身感受一座城市的民生,感受湘江的水质,才会注意到平时的工作报告中可能忽视的小细节,才会对湘江的水质、对百姓的生活有最直观的感受。带着这样亲身体验的独特视角,怎会不精准把握住民生问题之所在。

  自行车那碾过大街和湘江岸边的节奏,见证了一位执政者的思考,见证了一条江的变迁,见证了一个农业大省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社会的全面飞速发展。

  第二个视角是“曾经的县委书记经历”。

  “我曾经当了8年的县委书记,县这一级是干事创业的好舞台,有干不完的事。”

  9月19日下午,全省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上,杜家毫勉励与会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争当新时期的“焦裕禄”,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与大家推心置腹、谈心交心。

  据红网整理,在就任上海松江县委书记两年后,杜家毫在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当时,他40岁,是上海县委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1995年7月11日的《解放日报》曾刊登了对他的一篇专访,披露了一些不为人熟知的故事——

  从农场局机关调任松江县委书记后,杜家毫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当时,社会上正流行着“农民比城里人还富”的说法。为了搞清楚情况,他一头扎到新桥镇青政村,住在一位农民家里。一天里,他挨门挨户走访了20多户农家,真正了解了住进楼房的农民:他们离小康还有许多路要走。绝大多数农民家里只有黑白电视机和几件陈旧的家具。盖楼房的钱有一半是东借西借凑成的。

  又有一回,杜家毫去泖港镇一个穷村调查,心里更不是滋味。这个村没一条像样的路,饮水用的河浜已污秽不堪,村办公室窗户上连玻璃都不全。回到县里后,杜家毫连夜起草了考核部门干部的三条标准:一看“做了多少实事”,二看“解决了多少难题”,三看“出了多少发展经济的好点子”。

  挨家挨户深入农村调研,坚持亲自跑腿,这让论道君想起了焦裕禄,他为在兰考县治理风沙和盐碱地,跑遍了整个兰考,就为得到第一手资料。焦裕禄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吃别人啃过的窝窝头没有味道”。毛主席也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用来形容调查研究:“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

  如今,当过8年县委书记的杜家毫书记,把“亲自尝一尝”的视角带到了省委书记的舞台上。他在全省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勉励各位干部,“当前我省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县委书记、县长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争当新时期的‘焦裕禄’,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把个人升迁抛在脑后,做到表里如一、心口如一,不折不扣完成党中央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坚决把贫困的‘山头’攻下来,坚决把贫困县的‘帽子’摘下来。”

  在这样“亲自尝一尝”的民生视角下,杜家毫书记对民生问题的着力点总是精准而有力。

    除了湘江保护与治理的“一号重点工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杜家毫书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这些改变为人民所见——

 

  湖南近3年的民生工程如火如荼,如“两房两棚”(公共租赁房建设、农村危房和城市棚户区以及工矿棚户区改造)“两治”(城市污水和垃圾清理),都是快镜头的节奏,日新月异的节奏。

  湖南是农业大省,如何把传统的农业“翻译”成现代农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合作化的路上迅跑,这样的话题有些沉重,但也必须有欢乐的动感,有快乐的节奏。杜家毫主导了“百千万工程”,让乡村有了发展的桥头堡,有了网状辐射的结构,顿时,我们的乡村百鸟来翔,活力四射。

  让行政审批做减法,让市场做乘法,大刀阔斧抓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杜家毫在湖南的三年多时间,有人给他作过统计,他跑遍了全省14个市州的122个县市区,他用脚步丈量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他跑了400多家企业,每三天就跑了一个企业,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使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层出不穷,他用脚步诠释了人民勤务员的真谛。

  民生无小事,些许总关情。正是秉持“民生是为政之本”的理念,杜家毫在今年上任湖南省委书记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9月8日,教师节前,杜家毫来到湖南师范大学调研时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9月13日,杜家毫会见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一行,强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9月19日,全省贫困县党政正职谈心谈话会在长沙召开。杜家毫勉励扶贫工作重点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追求,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杜家毫说,“不忘初心,落实到脱贫攻坚上,就是要不忘宗旨、不忘群众,特别是不能忘记贫困群众。”

  9月22日至23日,杜家毫来到衡阳市调研,走进珠晖区服务里社区服务中心、群众文体活动中心,详细了解社区群众诉求、低保申请、劳动就业、群众文化开展等情况。“服务里社区要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杜家毫勉励社区工作人员。

  民生的发展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故事里,体现在一个书记用双眼、用脚步对一个省份的丈量里。用什么视角看民生,杜家毫书记给了我们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论道君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0/03/40995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