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中国留下与众不同的湘江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许敏 2016-06-24 16:18:43
时刻新闻
—分享—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岳麓书院的这对楹联,常被人议论为湖南人的自大与自负。但真正了解湘江的人,方能体悟这条母亲河对于湖南乃至长江中下游的意义。所以当湖南省省长杜家毫在湖南日报以长篇幅撰文介绍湘江治理第一个三年计划的过去、当下和将来时,明确提出湘江治理作为湖南省政府的“一号重点工程”,“既是一项污染治理工程,也是一项转型升级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立刻赢得舆论的一片共鸣,这实际上是湖湘儿女共同的心声,不仅是对母亲河朴素的情感,更是对生于斯养于斯这片土地的憧憬,有着生态学和经济学上的特别含义。
  
  经济学的要义就是稀缺资源的科学配置。古时候稀缺资源是人口和土地,工业化时代是能源,未来是洁净的水和空气。从2008年开始,湖南省就计划斥资174亿元治理湘江,意图将其打造成中国莱茵河。当时的舆论认为,表明上看,是在治理环境,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但更深层次的经济学意义,是为湖南的未来发展留下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在意拥有的一切,很多东西失去了我们才知道去怀念。比如水,我们司空见惯,日用而不珍惜。上天垂青,给湖南以洞庭天下水,又赐予以北去的湘江。古人云,挥笔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生活在湖南,是一种可遇到不可求的福气。但是,我们现在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望着奔腾的江水却没有水喝,看着河里打上来的鱼却不敢下箸,因为曾经清澈的江水变了色,曾经可口的河鲜中了毒。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以水而兴,因水而秀,但我们不想因水而废。从战国时期开始,长沙就已经是经济、文化、战略重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专家作过一个统计,仅长沙市区内的水井就有3700口,这些水井中当然也不乏年代久远的古井。水对长沙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是现在长沙的井已经不到80口了。古井的消失给长沙带来了哪些重要的损失,现在还不能有个准确的衡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注意保护水资源带来的恶果是要子子孙孙几代人去承担的。保护湘江,保护水资源,避免重蹈水井的覆辙,才能让长沙长长远远的发展下去。
  
  这些年政府在湘江投入资金不少,对提高湘江沿岸特别是长株潭沿岸抗洪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还母亲河湘江以秀美姿色”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正如杜家毫省长所说,污染是长期造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彻底治好的。但无论如何,持之不懈地治理下去,一张蓝图地干下去,才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生病了,要到医院去治疗。湘江病了,我们就要去治理。这既是减轻病痛者的痛苦,更是为将来留下本钱。庸医治病,良医治本。有些绝症没法治疗,不是因为没有钱,有些人很有钱,并不一定能治好病,关键还是治疗对路。按现在的水处理科学技术,湘江的饮用水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即便是分段渠化湘江也是如此。因此,省政府在完成第一个三年计划后,继续实施第二个三年计划,并计划久久为功,是对湖南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投入,是为子孙造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工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当我们将目光定格在又一个三年后的湘江,应该可以重现古人的这一场景,那时,我们可以骄傲的地说:“我们不仅让当代人喝上了干净的水,为湖南的未来发展留下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更是为中国留下与众不同的富有魅力的东方莱茵河。”
  
  文/彭石头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6/24/40174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