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跃龙:解读影响湖南人独特性情的“人文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李跃龙 编辑:程赛 2015-06-13 00:02:21
时刻新闻
—分享—

  过去的论述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过论述,主要有地理环境、血缘因素两种。地理学家比较重视山川气候因素,历史学家比较重视历史事件和文化因素,遗传学家比较重视血缘和基因等因素。要真正解释湖南人独特个性心理的成因,不妨从综合方面着手解读影响湘人性情的“人文密码”入手,这样或许才更有说服力。
  
  地理因素说。这种说法最早,也有比较多的人认同。唐代的韩愈就持这种观点,他在《送廖道士序》中认为:“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独衡为宗。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中州清淑之气于是乎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蜒扶舆,磅礴而郁积,意必有魁奇信材德之民生其间。”寓居朗州的刘禹锡也曾由湖南的山水说到湖南人“往往清慧而文”。实际上都是地灵人杰的推论,属于文学家的笔法。抗战时期,蛰居涟源的钱基博在考证近百年湖南学风时还一度论及,钱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按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急,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强,而民性多流于倔犟。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之后就鲜有人再涉及这个话题。
  
  血缘因素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最先提出来,因为湖南为诸蛮错处之地,“蛮子剽悍乐祸,自汉已然,非可以礼义法制柔也。”谭其骧在深入研究了湖南的民族结构和移民后,提出“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窃以为蛮族血族活力之加入,实有以致之”。还说湖南人口中,“其可确保为纯粹汉族者,恐绝无仅有矣”。有的研究者还明确肯定“汉人与苗人通婚,成为一个混血的民族,所以才有特殊的个性”。像民国初年的总理熊希龄,祖籍江西丰城,他的母亲吴氏就是苗族。熊希龄的混血成分在今湖南人中确占有一定的比例。西方传教士遭到湖南人顽强的抵抗,也人文湖南人性格特别,血缘的因素很大。美国人Ottembery把湖南型与欧洲型、中间型、印度满洲型、非洲南亚型、太平洋美洲型一起定成全球的六大血型。血型与人物的性格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与整个民族心理、性格、精神的关系却还没有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告资证。近年来有的研究者提出移民说,因为湖南人中有历史各个时期大量南下或东来的移民后裔,认为迁往他处的移民,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拓意识,自立自强和勤奋创业精神。这其实是血缘说的另一个版本。
  
  形成湖南人群体的整体性格心理,应该是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有历史的因素、地理的因素、混血的因素,也有地方文化影响的因素和历史重要关头事件影响的因素。各种因素的相加,就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比如地方文化影响的因素,就有楚文化和湖湘文化两项。楚文化培养了湖南人的奋斗精神,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都是一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均有体现。楚人的爱国主义世界观也对湘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到历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和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之际,湖南人更是高举爱国主义救亡旗帜,成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它的务实精神、忧患意识、奋斗精神等等,成为湖南人的精神食粮和性格心理的基石。
  
  又比如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也是对湘人性格形成的一个原因。湘运之兴,就是因为湘军镇压了天平天国革命。别开事件的性质不论,但它对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影响,可谓是无处不至。它极大地提高了湖南人的自信心,极大地振奋了湖南人的士气。湖南人和外省人说出的“古有燕赵,今有湖南;日本有萨摩二省,中国有湖南一省”、“振支那惟湖南”、“中国于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布鲁士”、“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等等,不论别人舒不舒服、顺不顺耳,作为湖南人是受用和喜欢的。家乡的伟人“普遍的坚定了所有人的自信心与责任心,形成极端热忱的救世观念,为日后政治运动的原动力。”如毛泽东就说“于近人,予独服曾文正”的话,湖南社会也因为杰出人物的事功和人格,教育子弟培养向先贤学习的“众趋人格”。
  
  分析湖南人特殊性格的成因,既与地理、血缘有关,也与历史上的移民和偶发事件相联。在历史事件当中,湘军的影响最大。从湘军到近现代革命,湖湘英才辈出,这一系列的伟人成了湖南大众人格和性格心理的典型,所以湖南人以强悍知名,有骡子脾气,是一个不信邪、不怕邪、不怕死、吃得苦、霸得蛮,极富冒险和斗争精神的地区族群。这一种性格可以分化成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可以发挥强大的动力,同时亦可造成破坏的后果,所以在历次的社会大变革中,最革命、激进的力量在湖南,最反动、最守旧的势力也在湖南。
  
  作者简介:李跃龙,湖南省参事室(文史馆)副主任(副馆长),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历史小故事】湘军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湘军有一次失败时,幕僚给曾国藩起草一个报告,说湘军最近打仗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后,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意思是我屡败了还要屡战。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国藩了不起的地方。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能不能在挫折和失败中挺下来,坚持到胜利。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李跃龙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06/13/37084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