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2025.06
学习袁隆平身上表现出的敢为人先、脚踏实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对高校特别是农林类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来说,能够引导高校师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三农”情怀、提高专业情怀、培养人文情怀,有利于强农兴农人才队伍建设。
14
2025.03
回顾一百多年的历史,真的像恩格斯说的那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我们今天纪念马克思、缅怀马克思,就是要感受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光芒。
07
2025.01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2035年全面农业现代化蓝图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农业强国的核心任务之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和以人为本。
14
2024.09
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共识中必要的价值取向。“人民”二字在《决定》中出现了46次。只有促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引导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
13
2024.09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要的社会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正成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12
2024.09
在惊涛骇浪中赢得历史主动。
11
2024.09
要立足全局,坚持用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看待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改革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10
2024.09
新时代,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应勇立潮头,乘势而上,优化职业教育模式,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道路上开创新模式、找到新路子,在“大有可为”中实现“大有作为”。
08
2024.09
“先立后破”方法论,就是要研究“新鸟”进笼后“老鸟”去哪的问题,谋定而动,既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也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07
2024.09
青春,总是在不断奋斗中迸发出更多可能。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与热爱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把自己的所学所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奋斗,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06
2024.09
让理想信念的“火种”生生不息,我们每个人都是“播火者”。
05
2024.09
新质生产力“堵点卡点”源于体制机制的束缚。解决之道,是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个关键领域的改革,尤要依靠教育综合改革。
04
2024.09
改革有破有立,要做到“得其法”而使科技创新事半功倍,就要把握好“立”与“破”的内在逻辑,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
02
2024.09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才无疑是第一资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势在必行。
02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