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5-01-28 17:54:24 字号: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胡艺华 肖玉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重要论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和语境下,以质朴平实、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大众化话语进一步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同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从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的规律性认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命题,需要我们从价值、理论、实践等三个层面来深刻把握其深邃意蕴和深层逻辑,从而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自觉自信。

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来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在价值层面有一个无法回避而又必须回答的根本性、前提性问题,即中国式现代化到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为谁所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包含的关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式现代化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主题和思想主线始终贯穿、贯彻、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现代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仅具有理念上的创新性和道义上的正当性,而且极富价值上的先进性和制度上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实践中不断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树牢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握正确的实践路向,从而在广袤中华大地上和广大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行稳致远。

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亮底色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看,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一个民族性课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既有基于普遍性的一般规律,也有基于特殊性的内在规律。立足中国实际,我们需要整体建构一种什么样的现代化?特定的历史命运、特定的社会制度、特定的文化传统、特定的现实国情,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符合时代需要、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地包含了五大鲜明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内在地贯穿了九个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本质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其五大鲜明特色和九个本质要求有机融通、内在统一,归根到底、落到实处就是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这个意义讲,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集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最高层次的真、善、美为一体,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最鲜亮的底色和最强大的能量,使之得以全面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

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是什么,靠谁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四亿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全体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种要素、凝聚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效率乃至最终成败。“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观照下,十四亿人民的吃饭、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这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结合,让现代化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主体力量。

(作者胡艺华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肖玉琼系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 红网

作者:胡艺华 肖玉琼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