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伟
所谓社零数据,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全国消费品零售情况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社零数据是:2024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5969亿元,同比增长3.7%。
6月份社零总额为40732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微降-0.12%。
消费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各省市县的大促销工作,提前释放部分消费需求,导致6月消费增速放缓。
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放缓,物价水平上涨动力不足。
也有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限额以上企业的家电、家具销售额下滑等原因。
那么,地方政府为什么需要重视社零数据?主要是因为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是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学研究表明,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这意味着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二是数据流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数据流动能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领域。通过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推动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数据资源的现状。尽管我国数据生产量巨大,但数据的流通和交易仍然不足。大量数据处于“沉睡”状态,甚至有许多的小商、小贩、小店的数据无需准确统计,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因此,激活这些“沉睡”数据资源,把遍布在城市和乡村的小商、小贩、小店的数据精准统计好,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该区有高桥和红星两个全国性大市场。一个区内同时有二大全国性大市场,这在全国十分少见。许多人并不知道,雨花区的这两个市场到底有多“大”?这两个市场可位列全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单十强,其中,高桥排名第三,红星位列第十。
湖南高桥大市场,超170万种商品,因老百姓的“小日子”而生,商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市场交易额1670多亿元。
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中部地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交易辐射28个国家与地区。2023年,市场总交易额达1480亿元。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一个不沿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区,何以成“大市”?就是雨花成“大市”的密码。 然而,要精准统计这二个大市场中的商贩、店铺的数据,并非易事。因此, 探索“数据创新,赋能消费”十分重要。1月6日,在长沙召开的一个别开生面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来自长沙的制造业企业、服装城、大健康医疗、物流产业、社区居家养老和来自雨花区小商小店代表等30多个企业参会。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商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对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算力发展能够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加速建设,5G、人工智能和产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程度加深,有利于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消费与产业运用场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算力发展能够带动消费扩容提质。算力发展对信息消费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消费能起到“加速器”作用,得到更强算力支撑的信息消费场景将更加丰富、更具体验感。
《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算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经济和GDP的增长。按照2022年中国全年GDP超121万亿元计算,算力指数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全年GDP将分别增长7560亿元和2057亿元。
也因为如此,依据国家政策的引导,已有先行者依托AI大数据算力,结合互联网营销的创新商业模式,在上海、浙江、江苏、江西构建助力线下实体商家引流的创新消费生态圈的运营架构,通过数据赋能,来拉动消费,稳就业、促发展。
数据赋能,不仅助力实体商家在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也推动了平台自身的持续发展与生态扩张。这让企业对于融入“数据创新消费”生态圈,构建抱团取暖的企业联合体充满期待。
这一联合体,需要安排业务能力强的一线调查员收集整理数据,强化源头数据审核;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线下商业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定期的数据质量评估、样本单位的回访核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采集、处理、上报等环节中的问题。同时,也有一整套好的办法,能让“三小”即小商、小贩、小店,享受“数据红利”。如此,才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线下商业统计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唐学伟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