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红评|用真实卸下“自媒体”的滤镜
2025-07-30 15:11:38 字号:

红评|用真实卸下“自媒体”的滤镜

陈晓丹

7月29日,网信湖南转发中央网信办通知,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不做标注以假乱真、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四类问题。

今年以来,在一些重大舆情、突发事件发生之际,有的“自媒体”假冒知情人士,无中生有,干扰舆论。有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P图、仿冒他人等方式,编造涉民生等领域信息。更有甚者采用剧情摆拍、拼凑剪辑,歪曲解读公众关注的政策方针、法规文件等。种种乱象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情绪对立,恶化了网络空间。

“自媒体”的诸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当如何治理?湖南网信如何行动?这些都引发湖湘网民的高度关注与思考。

不可否认,“自媒体”有天然的滤镜。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播生态迎来变革,同时也日益经受挑战。一些自媒体人逃避新闻规则、新闻伦理的约束,躲在滤镜之下疯狂输出,贩卖虚假不实信息,追求流量红利,贻害无穷。

据网信湖南透露,今年6月底,一篇题为《7月起医保新调整,“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卡内余额转哪里去?》的自媒体文章因造谣受到查处。经国家医疗保障局证实,此文系旧文翻新的谣言。瞄准民生热点,消费公众高关注度,声称信息来自“医保局内部人士”、伪造文件名称和发布日期,引发社会恐慌,产生恶劣影响。此类涉民生领域的编造、歪曲解读国家政策法规行为,是整治的重中之重。

另外,湘潭市依法查处“万达广场杀人”网络谣言,长沙望城破获“有两部手机就能赚钱”的网络诈骗,有关部门查处“万事顺遂1未来可期”“是小念哦”等短视账号摆拍、编造、仿冒、低俗、炒作等突出问题,也都是网信部门亮剑“自媒体”不实信息的重点。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针对种种 “自媒体”乱象,湖南正积极采取行动,为湖湘网民撑起一把“清朗的伞”。

比如加强组织引导。充分赋能14个市州的网信管理部门,督导各地网站平台,共同查处“自媒体”典型问题及各类隐形变异问题,健全内容审核及账号管理机制。

比如健全标注机制。AI时代的版权管理、原创权益、人工生成识别等是全新的大问题。切实优化信息来源标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等功能设置,才可有效解决人工智能被不法滥用问题。

另外,完善资质认证、强化违规处置也行之有效。一方面让“自媒体”账号所有信息与实际运营业务相匹配;另一方面,对仿冒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编造财经、医疗等重点领域不实信息等严重违规的账号,从严采取长期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置。

法治社会,“自媒体”姓“自”,更要姓“真”,唯有用真实卸下“自媒体”的滤镜,用自律和法律夯实“自媒体”的精神内核,“自媒体”的内容与创新才能遵循健康发展的轨道。当然,“自媒体”纠偏需要“信息辨伪”“信息自查”,也同样期盼“真相及时公开”,真相只有跑过谣言,谣言才不会裸奔。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编辑:张广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