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时刻树立强烈的忧己意识
2024-12-30 16:01:22 字号:

时刻树立强烈的忧己意识

□鲁闻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二等功臣、军事学博士)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质。我们党是居安思危、富于忧患意识的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党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只有真正做到既解近忧又怀远虑,才能不断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要把忧患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再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再周全一些,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时刻准备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古人云:“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后汉东莱太守杨震,其“忧己意识”就比较自觉而强烈。吕邑令王密深夜怀金十斤相赠,杨震拒纳,王密劝道:“夜暮无人知”。杨震则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事实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终究包不住火的,隐瞒怎么能瞒得长久呢?因此,有点“忧己意识”,可以使人警觉,悉心防范,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失操守;可以使人自律,自尊自爱,在人情义气面前不失原则。“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发现问题苗头,预见形势发展走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有些党员干部不愿忧己,总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可忧的。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公款吃喝“忧”,而自己参与时却泰然自若;有的对无礼不办事“忧”,而自己为人办事没收到礼却又耿耿于怀;有的对贪污受贿“忧”,而自己在来路蹊跷的钱物面前又怦然心动……这些都是缺乏忧己意识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一个党员干部有无忧己意识,表面看是一个心态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忧己忧什么?忧为官之不廉,忧从政之不勤,忧贡献之不大,忧愧待民众,忧危害国家,忧触犯刑律,忧人民不满意、不答应、不高兴、不拥护。党员干部应该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树立忧己意识有利于培养自觉的问题意识和矛盾意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强烈的忧己意识,可以知不足,它是达到自知境界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强烈的忧己意识,可以明目标,它是激发自己不断进取的加速器。党员干部在忧己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努力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有了忧己意识,就能坚持原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虚怀若谷,听得进逆耳忠言;就能自觉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有善于忧己,在取得成绩时,提醒自己看到不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告诫自己不要失去信心,才能掌握人生的航舵,驶向成功的彼岸。推而广之,人人都从忧己做起,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有求真务实的勇气,要有鲜明立场和是非观念,要有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一线,投身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敏于发现问题、敢于触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增强党性,推进事业向前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鲁闻恋

编辑:刘威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