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阳 周向(分别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研究员、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已高度集中于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科技创新唯在得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如期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世界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还需要创新文化的长期滋养和熏陶,让拔尖创新人才在主动性培养和自发性驱动相结合中竞相涌现、层出不穷。高校应通过弘扬创新精神、完善创新制度、营造创新生态,厚植校园创新文化沃土,大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浓厚氛围,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造作为价值追求,内化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转化为前沿科技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努力成长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弘扬创新精神,凝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共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凝聚起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共识。一是生动诠释科学家精神。利用主题报告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校园媒体等活动载体开展宣传宣讲,讲述我国科技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潜心科研攻关、奉献毕生心血的感人事迹和突出成就,研究和宣传中外科技发展史,引导学生坚定科技向善理念和科研诚信意识,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二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掌握运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国传统创新思想,展示古代中国创造的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众多创新成果和技术成就,结合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争当科技创新的“弄潮儿”。三是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技创新氛围。宣传科学家典范和“国之重器”,鼓励广大学生以杰出科学家为榜样,以自立自强、创新进取为荣,拒绝佛系、摆烂、躺平等颓废心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勤奋钻研、刻苦攻关,努力创造“从0到1”的原创成果和“从1到10”的应用成果。在思想共识的有力牵引下,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
完善创新机制,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有利于从制度层面确定创新文化的独特功用和具体实施,充分发挥创新文化的浸润和催化作用,推动“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一是建立科普教育机制。把科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媒体宣传报道等育人工作中,系统推进校园科普教育、科研诚信建设,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二是优化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参加科学技术类和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活动,撰写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对获得优秀成果的学生给予顶格标准的表彰奖励,并进行先进典型宣传报道,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活跃校园的创新创造氛围。三是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对学生研发的已经熟化、具有较好转化效益、具备生产可行性的科研成果,选派专业技术经理人重点扶持推广,推动产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还未具备转化条件、但具有转化潜力的项目,选派专业教师、企业导师重点指导,对接企业培育孵化,积极推动项目转化落地;设立针对学生的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以科学有力的制度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成长支持、畅通发展道路。
营造创新生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高校积极营造创新生态,有利于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构建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组织开展聚焦前沿的创新活动。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具备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精心筹备举办科技文化节、科学大讲堂、学术论坛、科技展、科普周、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塑造校园创新“能量场”,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造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能高端的创新资源。发挥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科学中心、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实践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加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在参与科技创新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系统训练、实现能力攀升;建设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文化创意中心、现代书院、网络服务平台等研究性学习载体,引导学生在自主式、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强化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环境的综合影响,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能够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张高阳 周向
编辑:刘威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