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评论丨合璧方壘之王,十年共此灯烛
2024-05-30 10:10:18 字号:

评论丨合璧方壘之王,十年共此灯烛

下载 (1).jpg

在湖南博物院展陈的皿方罍。摄影 李丹

——皿方罍回归十周年系列评论之一

□王振悦

千载湖湘大地,万里民族精魂。1919年,湖南省桃源县出土了被后世誉为“方壘之王”的皿方罍。这一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揭开中华文明的一角,也开启了它风雨飘摇、器盖分离的90余年。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经·卷耳》中传唱千年的“金壘”,是一种盛酒的器皿。壘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除作盛酒器外,还是古代大型的礼器,有圆形与方形两种。湖南省桃源县出土的皿方罍得名于其器盖上铸有的“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其中“皿”为族徽,“而全”是人名,“作父”指该礼器是为父亲而作,“尊彝”是礼器的统称。

皿方罍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器型硕大,纹饰精美,体现出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巧。

商代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宗旨,祭祀是商民十分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作为商代祭祀的产物,皿方罍雄浑威严的造型、精美繁复的雕刻体现了先秦时代先民对宗族血脉的崇敬,既彰显着商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又积淀着先民强烈的情感、期望与信仰,因此被誉为“方罍之王”。

“关河客梦还乡远,雨雪山程出店迟。”在地下沉眠千年的皿方罍,却在出土后器盖分离,久久不能回归故土。

1919年湖南省桃源县农民艾清宴挖得此物后,1924年益阳商人石瑜璋购得皿方罍器身,而器盖则受到新民学校校长的辨识,得到国内重视。1925年器盖被桃源县驻军团长周磐以3000银元强行购买,1950年周磐在昆明被捕后交出了器盖,1952年器盖被转交给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

皿方罍器身的遭遇则没有那么幸运。它在日本先后被日本收藏家浅野梅吉、新田栋一收藏,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在新田栋一家中看到此物,确认该器身与湖南省博物馆的器盖为一套。2001年上博参与美国纽约佳士得公司拍卖,最终由一位法国买家以924万美元拍得,创下当时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之最。这次竞拍失败没有让中华民族放弃对皿方罍器身的追回。2014年,佳士得拍卖公司再次拍卖皿方罍器身。面对这关键的机会,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牵头,湖南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多方勠力同心,希望以“众筹”所得的2000万美元达成洽谈,避免拍卖。

为了湖南省博物馆能够以预估低价拍回皿方罍,知名藏家曹兴诚呼吁全球华人收藏家和企业家放弃竞拍,为国宝归乡多一份可能。喻恒、郑华星、朱绍良、唐炬、蒋念慈等中国著名藏家联名发表《华人藏家集体致纽约佳士得的一封公开信》,“恳请海内外华人藏家在拍卖场以大局为重,万勿以个人好恶哄抬价格,期待全球华人藏界和衷共济,为后世子孙计,促成此次国宝回家的盛举,成就中华收藏的又一佳话。”终于,2014年3月19日,双方达成洽购,皿方罍终于得以“完罍归湘”。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今天当我们走进湖南博物院,能够在展厅的灯光下看到完整的皿方罍。器物无言,人情永存。皿方罍器盖与器身的合一,成就了身上纹饰的严丝合缝,实现了器物与故乡的百年重逢,让远古积淀的民族文化得以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的光芒。皿方罍器盖与器身得以相聚的十年,是政府、相关机构与各界人士通力合作的结果,更彰显着海内外华人盼国宝回家的赤诚之心。不论何时,“和衷共济”永远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注解,永远是无数“宝藏”归乡的桥梁。

千年前供奉于高台之上的皿方罍,今又再次向世人诉说自己的故事。这次它讲述的,不仅是那个充满符号与情感的商周时代,也有风雨漂泊近百年再度回到此处的经历。从众多故事的开始讲到和衷共济的齐声呼喊,故事中的人物在变,但精神魂脉永续不灭。念十年,迎百年,相信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皿方罍”回到祖国,以千年之身不断遇到更多年轻的面庞。

来源:红网

作者:王振悦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