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芳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新征程上,“人民至上”不仅是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政治信仰和行动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需深刻领悟“人民至上”的真谛,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与期待。
常怀于心,把“亲民之情”深深镌刻心间。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与人民血脉相连、共呼吸、同命运的壮丽史诗。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再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理念,无不彰显着党与人民的深厚情谊。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一切付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都是为了民族的复兴。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常怀亲民之心,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情感受群众的冷暖,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用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用真情赢得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勇挑重担,把“惠民之责”紧紧扛在肩上。“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从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的李保国,到用36年的奋斗开凿出“生命渠”、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再到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倾力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我们才能共同实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和执着,推动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实干笃行,把“便民之举”件件落到实处。“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党的百年征程道路上,涌现了一大批亲民爱民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焦裕禄,也有力战风沙、根治旱涝、与自然抗争,一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谷文昌,更有记录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之间亲密感情的“半条棉被”的感人故事。在新征程上,无论是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还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都要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的满意为标准,把便民举措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让群众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持之以恒地推进便民工作,让群众在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中受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杨忠芳
编辑:颜新武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