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出新部署。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正当时,也必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首在认同其时代价值。乡村文化认同是广大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代代相传的家风家教、敬天法祖的朴素情感、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也是新时代新征程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最深厚的土壤。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尊重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不仅是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必要前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深入挖掘、传承、发展乡村文化资源,更好引导全社会真心认识认同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重在培育好人才队伍。不可否认,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新时代新征程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基础力量。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表达主体,讲好乡村故事、提高乡村文化感召力,能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注入新动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打造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企业等为依托的文化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大力引导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持续完善各类文化人才下沉交流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文化人才到乡村交流锻炼,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自我供给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乡村文化“活水”。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要在让农民创新表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决不是原封不动保留、复原传统,而是要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体现新的时代要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就需要引导鼓励广大农民与时俱进创新表达,才能尽显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文化的巨大魅力。今时今日,手机已经成为亿万农民的“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乡村文化魅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建乡村文化组织,自导自演“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挖掘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中的推进作用,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打造本土乡村文化产业,并通过电商、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为乡村文化创新、共享、传播提供高效渠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赓续乡村文化根脉,展现乡村文明之美,让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延续下来,切实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看得见“远方”,乡村文化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来源:红网
作者:黄开团
编辑:颜新武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