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碧华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这些被公开通报的领导干部的“迷之操作”,着实令人瞠目咋舌。
与此同时,第三次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突出问题导向,从群众纪律、党员履职尽责、规范用权等方面增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处分规定的针对性。多处新增修改,充实违纪情形、细化处分规定,彰显了党和国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心之坚、力度之大、举措之实。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但禁而未绝、改头换面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形式有必要,但形式主义要杜绝。一定的形式是为工作抓落实而服务的,比如以会议、座谈、调研为手段明晰工作方向、理清任务思路,这是推进工作的必要手段、重要步骤。而形式主义务必要杜绝,比如“态度很好,但办不到位、落实不好”的表面服从;以转发量、浏览量、点赞量为王的数字“狂欢”;调而不研和研而无果的无功而返;任务加量考核加价的随意摊派;摆拍打卡留痕备查的空有其表……诸如此类行为,看似忙忙碌碌有样子,实则懒懒散散混日子,一问方式方法、成果成效皆摇头晃脑、一概不知,不是“守摊子”就是“摆架子”,根本经不起一番细细推敲考证。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破,经不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是靠不住的。而助长其滋生蔓延的土壤在于人的思想根子。折射到党员干部身上,则是政绩观的偏差。有的奉行“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为官之道;有的践行“原封不动当好‘二传手’‘中转站’”,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政策落实政策;有的黏“人”不黏“事”,专心研究领导“喜怒哀乐”……凡此种种,既不中看也不中用,既脱离实际也脱离群众,一定程度上贻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
形式主义是病,得治;官僚主义是毒,得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抓落实”为我们提供了清除“病毒”的一剂“良药”。务必不折不扣抓落实,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不偏向、不走样,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务必雷厉风行抓落实,看准时机就抓紧干、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务必求真务实抓落实,谋事办事讲求“真”和“实”,杜绝一切虚功伪功的“假落实”“空落实”。务必敢作善为抓落实,凭实绩论英雄、以实效用干部,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戳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纸老虎”,唯有立起严的标准、树起实的作风,直击病灶、根治病症,变“知名度”为“知民度”,方“民声”在外、“民声”过硬。
来源:红网
作者:姜碧华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