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阳 周向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为高校进一步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立德树人工程、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红色摇篮,孕育了一大批革命伟人、开国将帅、英雄人物,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等红色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丰富厚重的湖湘红色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宝贵“富矿”。湖南高校应充分运用湖湘红色文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资源禀赋优势,把“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教材,全方位、多举措激活湖湘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引导广大湖湘学子立报国强国大志向,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立德树人。湖湘红色资源蕴含丰富的人物事迹、党史知识和精神养料,是湖南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有助于更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建立工作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推进”的红色文化育人新格局。二是组建育人队伍。围绕“用好红色资源”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优质师资和优秀学生骨干纳入工作队伍中,汇聚众智、凝聚众力,专兼结合、各展所长,推动湖湘红色资源有机融入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管理服务、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政策支持,为湖湘红色资源更好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立足课堂教学,浇灌思想之树。课堂教学是开展湖湘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能够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吸收红色文化“养料”,让学生的“思想之树”在湖湘红色沃土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把“半部近代史,一群湖南人”的湖湘红色历史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根脉、厚植红色底蕴、涵养红色气质;运用选修课、网络课程、移动课堂等载体,打造湖湘红色文化“金课”,提供丰富多样的红色课程供给。二要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湖湘红色资源,充分融入学生学习发展之中,以红色精神激励学生筑牢思想根基、树立高远理想,勤于学习钻研、敢于拼搏奋斗,凭借优秀的学业成绩和专业能力,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干、演绎精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开展宣传宣讲,覆盖日常生活。宣传宣讲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感染力强等优势特点,是将湖湘红色资源入脑入心的有效方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红色宣传。深挖细掘红色育人资源,聚合图文声像等多种元素,利用校园全媒体矩阵和场馆、环境、设施等媒介载体,采取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模式,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宣传契机开展线上线下红色宣传,让学生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都能接受红色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红色宣讲。组建金牌师生宣讲团,打造湖湘红色宣讲品牌,通过宣讲会、报告会、故事会和主题党团日活动、党团课、班会等活动形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生动讲述“建党先声”“建政先河”“建军摇篮”等红色辉煌故事和“藏在衣柜里的父子情”“最后一页日历”“半条被子的温暖”“断肠明志”等红色经典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
建设校园文化,浸润精神世界。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接受湖湘红色文化熏陶,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一要塑造湖湘红色校园文化“硬环境”。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展厅,在校史馆中展示学校红色发展历程,在校园中安放红色人物雕像、红色精神雕塑、红色文化艺术装置等。二要营造湖湘红色校园文化“软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学术资源优势,围绕湖湘红色文化主题,结合学校的红色历史,组织师生创作演绎文艺精品,举办红歌会、交响音乐会、舞台剧等文艺展演,开展微电影、短视频、知识竞答、主题演讲等活动,创新打造湖湘红色文化IP,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元素、湖南印记艺术性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浸润学生心灵,厚植家国情怀。
组织实践研学,夯实信仰信念。实践研学是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主要形式,能够让学生切身感悟百年党史中的湖湘红色底蕴和红色精神。一是开展红色实地研学。充分运用遍布三湘四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等红色资源,让学生在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研学场景中感悟热血豪情。二是开展红色志愿服务。指导学生到湖湘红色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担任志愿讲解员、组织员,到社区关爱陪伴革命老人,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接受红色教育、打好鲜明底色。三是开展红色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深入探寻印刻在三湘大地的红色足迹,弘扬和传播湖湘红色文化,开展课题调研、宣传宣讲、文艺表演等实践活动,搜集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文艺作品等红色资源,夯实学生信仰信念。
推动数字建设,创新育人载体。数字技术是推进湖湘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让湖湘红色文化呈现新形式、新样态,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消化度、吸收度。一要推动湖湘红色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通过政校企合作,协同打造面向高校的湖湘红色资源数字平台,建设虚拟展馆、虚拟历史场景、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案例库、全媒体矩阵等数字载体,推动湖湘红色资源全面上网上云,提供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便捷的学习途径。二要以“人工智能+湖湘红色文化教育”促进创新发展。运用多模态AI大模型技术,多方协同建构集沉浸式学习、教学辅助、智能生成、智慧导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湖湘红色文化教育垂类大模型,打造红色青年虚拟数字人,产出红色创意图文、音视频等数字作品,创新红色知识竞答系统,最大化释放湖湘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
深化学术研究,赋能教育发展。湖湘红色资源有利于高校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促进湖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要加强湖湘红色资源中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研究。将红色教育理念和经验融入办学治校实践中,推动立德树人工程建设,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次,要加强湖湘红色资源的日常化、网络化传播研究。增强湖湘红色资源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感召力,引导学生将湖湘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转化为优秀的实践成果。再次,要加强湖湘红色资源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研究。把湖湘红色资源融入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探寻挖掘蕴藏于湖湘红色资源中的经典案例素材。譬如,被誉为“史上最强创业团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榜样;“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实践可以启示大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等等。
湖湘代有人才出,红色薪火永传承。湖南高校应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用好湖湘红色资源,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引导广大湖湘学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将“小我”的成长奋斗融入“大我”的伟大征程,成长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守好红色江山的新时代湖湘青年英才,在这一方红色热土上绘就“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挥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张高阳(1987—),男,湖南沅江人,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研究员。周向(1991—),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2022年)阶段性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张高阳 周向
编辑:颜新武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