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达(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山因脊而雄,房因梁而固,民族因青年而兴。对广大青年而言,奋发有为,砥砺前行,既是对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青年“未肯徒然过一生”的壮志豪情将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在时代的潮头谱写出民族复兴的壮丽新篇章。
淬炼思想,坚定信念。光辉思想是青年奋进路上的科学指南,引领青年胸怀“国之大者”,笃定前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严密、要点全面、交相辉映、相互贯通,凝结我们党对宝贵经验的认识与总结、对未来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也是青年思想和行动的航标。青年要全面学懂、学深、学透其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其道理、学理、哲理,形成高度自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密切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时政热点,提高政治觉悟,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虽然通过各类媒体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但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形成独立、深刻的政治见解,警惕“低级红”与“高级黑”。
纯洁作风,强化修养。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警惕“全党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状态。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青年树牢底线思维,扣好“第一粒”扣子,保持优良的作风和健康的精神风貌。面对诸多诱惑和挑战,青年要时刻保持心灵的纯洁,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化兴趣和艺术修养,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来提升自己的品位,多向模范典型、先进楷模学习看齐;要注重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和职业操守,尊重他人,戒骄戒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强化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品行修养,涵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政绩观、事业观、权力观,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准、更远、更扎实。
一心为民,积极作为。“千秋事业,人民至上”是青年奋进的根本宗旨。历史表明,为民事业需要集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青年需要群策群力,以问题导向开展生动火热的基层实践,在干事创业中团结起来,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前瞻思考,谋准重大规划,做好整体推进。对于急难险重的任务,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党和人民创造更多价值,在建功立业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领导和组织能力,走千山万水深入实地,尽千言万语了解实情,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以千辛万苦达到实效。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青年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例如,数字工具的兴起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效能,青年要学习好、吸收好、运用好数字工具,在实干中形成高效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特色化布局,创新化宣传,助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只有通过集聚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形成上下勠力同心,前后整齐划一,左右紧密团结的态势,推动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奋进的青春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瑞达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