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梓源
“大家有事不要慌,先拍个视频发个抖音。”信息化时代,网民已不满足看互联网产品怎么诞生,越来越多的人从使用者成为网络产品的制造者,人人都掌握着网络“话语权”。正如《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说的,“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要置身网络世界,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主动式”维护网络安全。
“主动发声”,牢牢掌握网络发言权。“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起于谋者。”网络谣言博人眼球,传播错误信息,污浊网络空间,影响社会有序发展。网络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然而谣言制造者利用“信息差”“时间差”“偏见”搅乱网络生态,部分网民难以识别真假信息,容易激起他们与政府、企业、学校等愤怒、谴责、仇视的情绪,加剧社会矛盾。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利用官方媒体账号传递正能量,主动对相关工作动态、工作成果、社会公开等内容进行宣发,还可以制作短视频活化宣传方式,让老百姓们知道我们日常在做些什么,主动成为官方的“粉丝”。基层干部如有必要,也可真实出镜,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打破“低级红,高级黑”的误导性氛围,以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形象,讲好基层故事、当好基层“发言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短视频平台变为基层工作者服务群众的“纪实手册”。
“及时回应”,减少引导的不确定性。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基层民众完成了媒介赋权,赋权的核心是增强边缘性群体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短视频的发展让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其操作的简易性已经使得短视频平台在逐渐开始瓜分微博的舆论战场,而大多数民众也开始以这种形式来反应自己的问题。这意味着政务服务有了更加多元的形式,同时也埋下了无法忽视的隐患。民众开始各抒己见,但是其中不乏某些不安定分子的恶意引导,特别是在一些政务短视频号下方,经常会有许许多多的留言,基层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及时回应,认真处理,将事件的调查始末进行公示。如果错过“黄金回应时间点”放任网络水军带节奏,那么事情将会愈演愈烈,后续很难调和。所以对民众在网络平台评论以及通过短视频形式发布的问题,基层工作者需要站在同民众一致的视角,时常聆听,将心比心,为民众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言出必行”,树立政府公信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基层政务短视频号不仅可分享日常工作内容,也可化身群众的贴心人,发布主动化解群众“老大难”问题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温暖故事,引起群众的共鸣,更好促进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及时发布一手信息是基层政务抖音号获得“热点”和“巨大关注”的重要手段,视频制作者要始终把握好官方的“尺度”,始终站在群众利益上进行创作宣传,对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对群众来信、留言认真回应,一件一件解决、一个一个销号,获得群众真心的支持与点赞。否则,一旦失信于民众,再发布“不痛不痒”“脱离实际”的视频信息,只会被群众当作“笑话”过滤掉,更甚者会影响本单位的公信力与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形象。基层工作只有始终将“镜头”对准群众,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走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赶考路,谱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向梓源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