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10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对家庭功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随之发生变化,婚育观念也趋向于多元化。当前,年轻人晚婚晚育成为主流,社会平均婚育年龄一再推迟,“不结婚”“不生育”等现象较为突出。与之同时,部分地方存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陋习,亦破坏了传统婚育文化,加剧了社会婚育问题,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去年还出现了人口下降的新情况,人口形势相当严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多措并举,大力倡导尊重生育、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夫妻共育,破除高价彩礼,引导树立文明婚礼观念,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型婚育文化,让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深入人心,以逐渐降低婚育成本,改变社会婚育问题,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
政府和社会各界可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加强对新型婚育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生育观。完善社会评价方式,兼顾适龄婚育和职业发展,打造尊重生育的社会环境,禁止歧视处于婚育阶段的女性,或以各种限制条件,妨碍年轻人结婚、生育。严格落实相关婚育假期,对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职工婚育成本,政府可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降低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对违法辞退生育职工的行为予以重罚,以消除育龄青年对失去职业和发展机会的顾虑。
以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为治理重点,引导年轻人举办文明婚礼,鼓励简约、创意的婚礼形式,有效降低结婚成本,减轻新人经济负担。针对部分乡村存在的问题,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村委、新乡贤、村民代表等共同制定文明章程,拟定当地彩礼标准,让低彩礼、婚事新办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循,推进乡风民俗文明建设。通过树立移风易俗示范村、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将落实低彩礼、零彩礼作为评选的重要内容,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以培育新型婚育文化为契机,大力推动建设婚育友好型社会,切实降低养育成本,让年轻人敢生育、想生育。各地需要积极探索生育支持政策,因地制宜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发放生育津贴、延长产假和陪产假、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等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加强和完善保障房建设与供给,优先满足育龄青年的住房需求,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依托婚姻登记场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开展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婚姻家庭服务,提高年轻人经营婚姻的能力,提升婚育幸福体验,帮助树立积极健康婚育观。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