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要结合儿童特点,立足儿童需求,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促进家庭协同育人,统筹社会活动资源,在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建设,在各种场合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良好的家教家风在人们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终身的财富。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家教家风熏陶,将使他们耳濡目染接受影响,塑造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家教家风既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先说“道德”。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教家风的核心。“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内在自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优良家风引领下,我们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加强自身修养,怀德自重,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教育引导子孙后代弘扬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品格。
再说“诚信”。“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古以来,诚信是做人的本分。诚信是一种家庭美德,需要家长用行动去诠释。家长教孩子诚信,首先自己要随时随地讲诚信,才能将诚信的种子撒播到孩子的心灵。由此看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才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不二之选。
然后说“勤俭”。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勤俭的家风可以让青少年自觉克服身上的娇气。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从小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摒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爱劳动的坏习惯,养成会劳动、爱劳动、善于劳动、勤劳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积极主动、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最后说“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促进家庭和睦,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对有困难的邻居要同情、关心和帮助,营造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始终注重家教家风建设,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来源: 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