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国评论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2023-05-16 17:31:44 字号:

芙蓉国评论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陈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

如果对政绩问题认识不科学,实践中就必然会出现偏差,甚至与组织要求、群众期待背道而驰。比如,有的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得过且过;有的碰到矛盾和难题绕道走,把自身责任往外推,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光说不练,表态快、调门高,行动慢、落实差;有的德不配位、能力平庸,挑不起重担,打不开工作局面;有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底气不足、惊慌失措,等等。这些做法的本质是求虚名,更有甚者,背后还隐藏着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俗话说,纸糊的凳子不中用,表面上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却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错误的政绩观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带来的后果是一样的,它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危不可低估。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这种虚假的政绩,妨碍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浪费。二是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增加了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的反感,伤害群众的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浪费,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的责任心与担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都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时刻不忘为官初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这样的干部,才能让群众记在心里。在各自岗位上干事创业,为行业的发展添光添彩,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才能向党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唐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