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国评论丨牢牢把握新时代育才主动权
2023-01-19 11:22:33 字号:

芙蓉国评论丨牢牢把握新时代育才主动权

朝阳banner.jpg

□罗淇尹

1月17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自觉主动培育人才就是抓牢发展主动权。培育人才是一项常态化工程,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战略布局上出发,把关乎于党和国家事业的人才一起抓、一起管、一起育,建立起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让人才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

近些年,个别地方在人才引进上下了许多功夫,例如制定人才专项“编制池”,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链,提高人才落户待遇等等,吸引了大批人才落户扎根。将重心放在“引”上,固然会快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短期内焕发出发展活力,但从长远来看,重引不重育,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人才二次流失等多种问题。育才,不仅是提升人才技能水平这一硬件,更要注重关心关爱人才成长需求,满足心里预期,助力其实现人生价值,让人才顺心成长、安心扎根、倾心服务。

一棵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既重在自身努力,又重在优质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大环境利好更显关键。育才是一项常抓常管常新的工作,其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下有底线,上无设限,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去悉心谋划、考量,这也就是个别地方只愿引才不愿育才,只看短期不看长期的深层次原因。

育才的落脚点在于用当其时、用尽其长。要紧紧把握发展大势,分门别类制定培养方案,设置乡村管理、农业生产、科技赋能等多项课程,让人才能力匹配发展能级。要全面深化校地合作育才,支持人才学历再造提升,重点突出本地高校导师与体制人才互派挂职,加深学术技能交流融合,形成高校炼智、政府聚智、基层用智的人才成长链。要全面推动人才下一线服务实践历练,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分阶段、分梯次划定任务目标,给人才指方向、压担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

人才优势,说到底是人才环境的竞争优势。要建立人才投入体系,在科研项目、人员配备上设置专项经费,打造“科研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重量级平台,为人才成长牵线搭桥铺路,探索发展更多可能性。要优化升级人才服务,提高人才安家福利,针对人才需求进行精细化、定制化服务,进一步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租房住宿等切身大事,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让人才安心就业、舒心创业。要打造人才荣誉品牌,周期开展人才成果评比,对研究成效突出的予以激励,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提升人才获得感。

来源:红网

作者:罗淇尹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