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祁
9月1日,中小学生纷纷走进校园,迎来新学期开学。越来越满足人民期待的基础教育,托举孩子们放飞追梦,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育部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这两份意见。一系列变化与提升的亮眼成绩,为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已达世界中上行列写下生动注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基础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坚持公共财政优先投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筑牢稳固根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奋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打牢教育强国基础,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教育强则国强,强教育先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支出的70%,“入园难入园贵”有效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明显降温……与此同时,2022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6%,比2012年分别提高25.2%、3.7%、6.6%;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5%。数据是成绩最直观的说明,但看到成绩也需正视不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达到世界中上行列,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优质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育人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终依归。以高质量发展为教育生命线,首先就要持续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建强队伍,并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教育基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聚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打牢教育强国基础。《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并设立2个目标。《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则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特殊教育学生关爱、素质教育提升、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战略、综合改革攻坚共8项具体措施。方向目标已明,措施路径具体,尤需在真抓实干、务实求效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公平水平再提升、质量水平再提高,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搞好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全社会来努力。聚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让基础教育不断收获人民满意,一个更具基础性、先导性、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教育,必将夯实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来源:红网
作者:熊祁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