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好时节,愿年年中秋月更圆
2023-09-29 10:19:54 字号:

好时节,愿年年中秋月更圆

图片

图片

制图:成静岚 陈星晓 周颖

□文圣涵

中秋是长安城万户捣衣的入耳之声,是汴梁街市花灯的似锦繁华;是宗庙宫廷中香烛高照的青烟缭绕,是寻常百姓家中月饼圆圆桂酒飘香的团圆。

好景如约,皓月如昨,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提起中秋,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赏明月,吃月饼,亲人团圆。几千年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悠久习俗,已成为这个古老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筑出人们最亲切的羁绊,最深刻的记忆。但,除此之外,我们真的读懂中秋了吗?

图片

读中秋,先要读月亮。回溯悠悠岁月,不知曾几何时,那中秋之夜的一轮玉盘,从此成为千里共婵娟的遐想,成为天涯共此时的情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从自然之物到人事的移情。正如汪国真说:“因为思念,月光被注入了人类浓郁的感情。”中秋的圆月寄托了人们对相聚和团圆的期待。它是李太白的霜,是苏东坡的酒,它亦是寻常百姓的千里寄相思,是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每个中国人心里那一片不变的皎洁。

图片

读中秋,还要读丰收。《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在古人看来,在仲秋之月的时节,最顺应天时的做法就是收敛积聚。与此相呼应的是,“庄稼成熟曰秋。”在农耕时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华秋实,秋收冬藏。人们拜月祭神,追远怀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收获满载。可见,中秋寄托了人们收获的幸福感,传递了感恩自然的敬畏心。

图片

读中秋,还要读习俗。烧斗香,放天灯,迎寒拜月;走月亮,品月饼,共庆团圆。在《东京梦华录》的记载里,中秋佳节,富家巨室登楼临轩把酒玩月,铺席之家安排家宴亲人团圆,街市张灯结彩,游人五鼓不绝,朱门月饼相赠,设案祭月怀远。而今天,神州未变,四海升平,佳节依旧,习俗代代相传,不变的永远是欢庆的主旋律。中秋被酿成馥郁的美酒,被制成绚烂的花灯。丰富多彩的节日晚会,口味多变的各式月饼,即使身不能至,打一个视频电话也能隔空相见……古老佳节在代代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赏千年文化传承之美,寻华夏子孙文明之根。今年的中秋,适逢笙鼓动江南,盛事随潮涌,又有了更加不同寻常的色彩。

中秋之际,恰逢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其口号之一是“心心相融”,寄托了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相互交融的美好愿景。有道是,“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要相逢。”远道而来的异国朋友们在亚运赛场同台竞技,打破国与国的界限,穿过山与海的分隔。在这个节日与盛事的交汇点,人们忍不住感叹“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并不遥远。

其实,中秋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却不仅仅在中国被庆祝。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中华文化的种子随着离乡的华侨同胞们撒向世界各地。

比如,日本称中秋为“十五夜”“中秋名月”,在中秋夜举行“观月宴”,吃“月见团子”。越南、新加坡等国在中秋节举行花灯节,复刻巨龙造型的灯饰。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人华侨也不忘庆祝中秋,佳节临近,一些老字号商家推出各色月饼,华人社团张灯结彩,舞龙游行,载歌载舞。

各式各样的庆祝方式中,始终如一的是“团聚”这个中秋的母题。月有阴晴圆缺是不变的自然律,而渴望相见和团聚则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纵使不同国度,纵使民族有异,只要抬头望见那轮皎皎明月,我们就可以通过月光传达美好的祝福和相思的情意。

“心心相融”,在这个特别的中秋,关键词亦是“相聚”。

玉兔烹茶去,嫦娥洗盏来。桂酒一杯尽,月是故乡白。

五千年峥嵘岁月,五千年兴衰荣辱,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邂逅中秋,邂逅那缕绵延不绝的暖意,邂逅那片千里相思的月华;读懂中秋,读懂中华传统文化的内蕴,读懂华夏儿女给予世人最诚挚的祝福。

那祝福,曾被张九龄准确地传达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00bb7fe7b168418ea88791f073f2fd19.gif


来源:红网

作者:文圣涵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